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通讯:巧克力涂抹的“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吗?

2006年08月01日 06:45

  中新网杭州7月31日电(记者 林露露)打着中国传统节日复兴的旗号,“七夕节”开始成为中国式情人节,其仪式一面在参考西方情人节,用玫瑰花与巧克力装点,一面大搞相亲大会。但是,记者很想问的是,这个由巧克力涂抹的情人节果真是中国的情人节吗?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有多少是与爱情相关的呢?

  传统的“七夕节”主要针对年轻女孩,并有一定的仪式。在古代,年轻女子在七月七这一天的夜晚设香案、置瓜果、迎巧娘(织女),期盼美好的情感与幸福的生活,是谓“乞巧”。在浙江农村,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而在秦代,七夕日是娶妻的忌日。织女、牛郎,一个是天上的仙女,一个是凡人,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被银河阻隔没能成婚,七月初七便成了民间婚嫁的禁忌时间。

  但现今的七夕节已经完全缺失了这样的文化内涵,反倒是外来文化借媒体之手对七夕节的概念进行了重新颠覆,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七夕节主要的传统功能“乞巧”已经丧失,转而成为人们感情文化的一种载体。于是乎,美丽的玫瑰与甜蜜的巧克力再一次借了“中国情人节”的东风,超市里卖得火爆,粉红心形的浪漫图案再一次充斥了人们的视野。

  作为制造“七夕节”成为“中国式情人节”的始作佣者,电视媒介上关于七夕内容越来越多了,长如电视剧、短如关于七夕情人节情趣内衣热卖的的简讯,林林总总的消息间接或直接地在暗示“中国情人节”的到来。于是,无“节”不参与的商家们也开始热热闹闹地张罗起了自己的买卖,步调一致地向情人节靠齐,街头巷尾打出中国情人节的招牌,以窥探那些“嗜节”的年轻情侣的荷包。也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他们开始身着传统汉服走上街头,向人们展示真正的七夕节,她所蕴涵的深意和风格。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身之作,七夕节无疑是幸运的,但笔者以为,她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倒透出丝丝西方情人节的味儿。有多少人去花时间认真地去考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出,有不少人在媒体“引导”的热闹声中,已心安理得地接纳了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的事实。

  视七夕为中国情人节,与其说七夕是传统节日的复兴,不如说是被商业炒作起来的一场充满巧克力味道的爱情派对。(完)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