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修复宋辽边关古战道 "地下长城"将重现人间(图)

2006年08月19日 11:48


雄县大台地下古战道遗址入口

  中新网保定八月十九日电 题:历史上的“地下长城”—宋辽边关古战道有望重现人间

  作者:吕子豪 高欣华

  近日,河北雄县对位于境内的宋辽边关古战道进行了底部清淤、修补顶部漏洞、接通电源,在已开发的二百米古战道内实现照明,充实内部文物等一系列恢复古战道原貌的工作。而当地的旅游部门也正积极谋划古战道修复工程的详细事宜,具体的修复规划预计在今年年底出台。这预示着中国历史上的“地下长城”—宋辽边关古战道有望重现人间,使世人再睹它的风貌。

  据悉,宋辽边关古战道是宋辽争霸历史的最好见证,它始于雄县县城的铃铛阁八角琉璃井,向东北经大台、祁岗延伸至霸州、文安、永清,东西长达六十五公里,南北宽达六十五公里,总面积达一千三百平方公里。

  经我国一些著名的文物考古、宋辽金史、古战争史、旅游地学等专家学者多次考察鉴定后一致认为:宋辽边关古战道分布广、规模大、延伸长、类型多、结构复杂、战争功能齐全(“引马洞”“藏兵洞”“议事厅”“料敌洞”“迷魂洞”等一应俱全),并且用规格与质量基本统一的青砖砌铸,应为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统一组织领导下建造的大型持久防御性地下军事工程。这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军事价值,可堪称中国宋辽史上的“地下长城”。

  史料记载,当时宋朝名将杨业曾任中正军雄州节度使,其子杨六郎把守瓦桥关十六年,面对辽国强大骑兵的一次次攻势,正是创造性地修筑了地道才屡屡出奇制胜,保卫了边关的稳定。

  据雄县旅游局局长陈秀生介绍,雄县境内现有两处宋辽边关古战道遗址,即大台遗址和祁岗遗址。其中,大台遗址位于雄县县城东二环内,东西长九十米,南北七十三米,地上为杨六郎点将台,地道内有洞室六间,六个分支:位于西侧两间为“迷魂洞”,设有翻板等军事设施;向西有通向城内的狭窄通道;第三室为“兵器室”,面积十米;由此往东第四室为议事厅,面积十二平米;再往东五六室,为面积较大的藏兵洞;东边向北有一分支,通向祁岗方向。

  祁岗遗址位于雄县县城东十五公里的双堂乡祁岗村内,地道全长三十米,顶部距地面四米,洞内高低宽窄不等;地道为青砖砌碹,内有翻板、放灯处、存物处和通气孔。其为连接雄州与霸州的地道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九九三年,这两处遗址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


 
编辑:赵海燕】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