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站在战略高度来认识中美关系:中美合作有利世界

2005年09月03日 14:42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张立平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明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袁征

  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美关系。

  各国的国家利益是不尽相同的,有分歧是正常的。

  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将有助于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发展和稳定,有利于各国人民的利益。

  问: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对亚太乃至世界格局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该从怎样的角度来认识中美关系?

  张立平(以下简称“张”):总的说来,中国经济的大规模发展、中国的崛起对周边国家、亚太地区甚至全世界都在产生着重大影响。(作为当今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大国关系),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全球经济发展、世界格局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美关系。在当今的国际政治中,传统大国之间应该进行合作,特别是“9•11”事件后,共同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业已成为大国之间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袁征(以下简称“袁”):美国是一个守成大国,而中国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挑战,将会直接对世界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考虑到地缘政治的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中美关系异常复杂。冷战期间中美战略合作,关系密切,那是因为有“第三者”苏联的存在,是一种特殊情势下的特殊关系。相比之下,现在的状态则更像是一种正常的关系。毕竟,各国的国家利益是不尽相同的,有分歧是正常的,况且中美是两个大国,而且还有意识形态的分野。

  朱明权(以下简称“朱”):从中美两国自身的利益考虑。由于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瓦解,20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中美战略合作的“点状”(单一的)基础——共同对付苏联扩张主义的需要——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全球化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急剧加强的背景下,中美之间在贸易、金融、核不扩散、反对恐怖主义、实现地区稳定、打击毒品走私和其他跨国犯罪等等方面的共同利益迅速发展,构成了一种“网状”(综合的)的战略合作基础。另一方面,从地区乃至世界的利益考虑,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将有助于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发展和稳定,有利于各国人民的利益。

  问: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常出现摇摆,这种不理性的摇摆就连在美国国内也常常遭到批评。为何美国的对华政策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朱:首先应当看到,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政策在总的方向上还是始终如一的,即促进与中国的合作是主流,同时又对中国加以提防和限制。美国是一个标榜民主与自由的国家,各种人都可以也会对中美关系说三道四,我们不要将杂音当成主导声音,否则就会容易大怒或大喜。其次,也应当承认,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问题上,美国的对华政策又会出现一些摇摆。这主要同美国国内政治有关。虽然同为美国的决策者,不同的人和组织(机构)在安全观方面并不一致,在利益上更存在冲突,对华政策会不一致。

  张:美国国内对华政策出现摇摆,而美国对俄罗斯、英国或法国的政策上没有出现太大的摇摆和反复,这反映了中美之间合作之深、分歧之大,这是美国与任何其他大国关系所没有的。中美在意识形态、政治文化、发展模式、彼此的认知等方面的分歧是美国对华政策出现摇摆反复的深层次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国内政治的影响。美国一些政治人物常常出于选举政治的考虑而在选举季节里竞相在对华政策上大放厥词,一些候选人以批评政府的现行对华政策作为自己表演的舞台或者是通过“鞭打”中国吸引媒体的目光,为自己的选举造势,中美关系常随着美国周期性的选举而出现周期性的波动。

  袁:冷战结束之后,中美联手共同对付苏联挑战的战略合作基础不复存在,而原先淡化的矛盾和分歧则凸现出现,双方摩擦加大,双方需要时间进行磨合。接下来就是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出现分歧,一段时间内难以达成共识。无论是行政部门内部(如布什政府内国务院和国防部之间的纷争),还是国会与行政部门之间,乃至各个智囊团和利益集团之间,对于如何发展对华关系缺乏明确的共识。第三,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由于美国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没有确定感,所以采取了接触加防范的两面政策,摇摆不定就在情理之中了。

  问:现在对于中国的发展,有两种看法:一种说的是“机遇”,一种则循序着冷战思维认为是“威胁”。那么中国的发展对美国来说,究竟会怎样呢?

  袁:对于中国的发展,美国目前的认识更多的是担心会成为一种威胁,会挑战美国所主导的国际体制。这其中有传统地缘政治的考虑,也有意识形态的歧视和走入了历史经验的误区。未来美国抱有何种心态和如何应对,将决定中国的发展对于美国是机遇还是威胁。如果中美共同努力,相互尊重,推进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不断扩大两国利益交集,那么中国的发展对美国而言不仅仅是挑战,更是一种机遇。

  张: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是不确定的:不知道中国是会走美国式的或西方式的,还是会走传统式的、威权式的道路。所以美国对中国的发展是雾里看花,疑虑重重。他们认为,如果中国走前一种道路,美国当然乐见其成,那就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当如果中国走后一种道路,那么中国经济发展后就有可能会对外扩张,那就会威胁到美国现在的优势地位。问题的关键在于应当使美国认识到,中国总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化的、是与世界文明、世界发展的方向一致的,中国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而不是错误的一边。

  朱:毫无疑问,如果美国(决策者)能够摒弃冷战思维,就会将中国的发展看成一个重要的机遇。中国在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以及建立在新安全观基础上的对外政策,从根本上来说与美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也符合冷战前后的美国政府(罗斯福政府、老布什政府、克林顿政府)所追求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当然,那些坚持冷战思维的人仍然会把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看作一种威胁。

  问:有评论认为,中国需要和平发展的环境,美国需要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合作。双方应做出哪些努力来推动中美关系积极发展?

  张:双方在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包括建立战略对话机制、高层互访、各种议题的磋商、对话、沟通机制。双方合作相当广泛、相互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强。中美关系已经远远超出政府对政府关系,而是扩大到社会对社会,民间对民间,公司对公司,个人对个人这样一种多层次的、立体的网状的关系,因此中美之间应该进一步寻求战略共识,增强合作,形成战略上的相互依赖。

  袁:中美首先应当作出的努力集中在三个层面。第一是采取措施增进两国的理解与互信。双方可以构筑对话机制,加强各个层次的对话,增加双方人员和文化交流。其次,中美之间在全球、地区以及双边这三个层面上都有很多利益的交集,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多。第三,在出现纷争的领域加强磋商,本着建设性的态度达成某种妥协,尽力避免矛盾升级。中美两国政府应当站在战略高度来看待中美关系,对国内公众舆论作出正确引导,理性看待和处理两国间的分歧,防止国内政治左右对外决策。

  朱:第一,两国应当在双赢的目标下积极识别和促进共同利益。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是很多的,如维护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稳定、推进双边贸易、维护地区稳定(如中东、朝鲜半岛等)、推动核不扩散、反对恐怖主义等。第二,两国应当通过谈判解决相互的具体分歧,就如在人民币增值、中国出口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第三,两国都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根本利益,而不要去挑战(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根本利益。具体来说,这是指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要玩火。最后,两国应当逐渐建立管理相互关系的共同机制(如不同层次的定期对话)和共同规则(规范)。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闻育旻】
  相关专题:胡锦涛访问美加墨三国并出席联合国峰会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