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800年后四川省梓潼杨家将第37代后裔河南归宗

2005年09月26日 15:50

  中新网9月26日电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近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76岁老人杨德书作为杨家将在四川的第37代后裔,到河南开封参加“第十届全球杨氏宗亲大会”。

  家住梓潼县城综合街西段256号杨德书老人的女儿王希斌说:“我们家族在梓潼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来历,如果不是去年青岛杨氏家族后人来绵阳寻找当年流落在四川梓潼的杨家将后人,恐怕到现在我们也无法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杨氏后裔取得联系。”据杨德书老人介绍,宋末元初,为避灭门之祸,杨府老老小小200多人分四路踏上了逃亡之路:一路到福建;二路到湖南、广西;三路到贵州;第四路过陕西潼关到达礼泉县,一支进入了华山脚下避难,另一支继续南下进入四川,走到了梓邑(现在的梓潼)。于是,家族里30多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

  杨德书老人回忆说,他生长在梓潼县城一个大家族里,从小就从长辈谈话中略知自己家族与杨家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隐情,长大后才知本家族与历史上的杨家将有着剪不断的血缘亲情。

  据老人说,家里原来有一本杨家留传下来的家谱,他孩提时常看长辈们拿出来翻阅,无奈“文革”期间家谱被毁。说着,老人拿出一包已泛黄陈旧的纸包裹出来,“这是杨家初到梓潼时买土地的契约,我们从来不轻易给外人看的。”老人小心翼翼地将四层纸包打开,如同蝉翼般轻薄的绸纹纸上,密密盖了十多个印章,上面的繁体字清晰地记载着杨家在梓潼买土建房的过程,“这份契约是祖辈留下来的,不知已有多少年历史了。”

  据老人介绍,杨氏家族后裔非常谨慎,为人低调,尽管已在梓潼生活了几百年,但一直对杨家将后人身份保持着缄默。去年的一天,王希斌下班回家途中,被县人大副主任、文化馆馆长耿薰叫住,耿薰将一个中年男子带到她身边说:“他叫杨志滨,也是杨家将后裔,专门来梓潼寻亲的。”杨志斌见到王希斌,像遇见久别重逢的亲人,紧紧地握住她的手:“我从1997年就来四川,根据家书上的记载,前后四次,终于找到你们了,我太高兴了……”

  昨日下午,杨德书老人称,他和女儿已到河南开封,代表杨家将在四川的后裔,首次参加了杨氏宗亲大会。(陈开端 辜英智)

 
编辑:巫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