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李敖在复旦大学演讲 旁征博引称中文可发扬光大

2005年09月26日 16:35

  中新社上海九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 许晓青)台湾著名文化人士李敖今天在此间复旦大学向师生发表其“神州文化之旅”的第三次演讲。李敖于现场旁征博引了大量古汉语中的意境描写,称在科技时代不仅“中国人有机会”,且中文有机会发扬光大。

  李敖称,以前有一句英语俗语叫“中国人的机会”,那是讽刺中国人“机会渺茫”,可是现在不但中国人有机会,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字都有机会。

  李敖认为,中文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是一个活的语言。他说,中文有优秀的转变能力,可以“咸鱼翻身”,因为现在科技时代,中文“一个字、一个音”是最好的一种输入方法。

  李敖说,过去大家有一种刻板的印象,认为中文很难学、难认,但其实当你“不写、只认”的时候,中文是全世界最简单的,就文法而言,也非常简单。他说,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也是个“绿”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中的“白”字,这些句子中都是形容词当动词用,多神奇。

  李敖还举出多个汉语成语作为例证,并称赞古汉语中“红颜”、“白发”的比喻手法,以及《西厢记》中“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似玉人来。”皆是难得的妙语。现场学生对李敖的旁征博引回应阵阵掌声。

  据悉,李敖在结束此番复旦之行时,还应邀为学校百年华诞题词:“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又生我们,长夜才复旦。”

 
编辑:陶光雄】
  相关专题:李敖“神州文化之旅”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