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鲜见旧人笑 更有新人哭:十运女足凸现人才断档

2005年10月14日 13:56

  中新网10月14日电 中国体育报报道,人才断档已经不是国内女足这一两年才碰到的难题。2000年奥运会后,随着刘爱玲、温丽蓉等老一代女足国脚的退役,当年的“铿锵玫瑰”便一直难觅接班人,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女足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上的惨败。在本届全运会赛场上,真正耀眼出彩的还是老将们。在这些老将们的光环中,几乎看不到更多新秀的星光。

  为了培养女足新人,中国足协最近几年参赛年龄设置了限制。去年的女足比赛中,中国足协规定每支球队上场球员中1978年以前出生的球员不得超过5人,今年的年龄限制则扩大到1979年。这种年龄限制确实刺激了各队对年轻球员的使用,也使各球队更加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但也产生了不小的副作用。

  从去年开始,不少正处于当打之年的1977、1978年出生的中生代球员因此在球队中失去了竞争力和生存空间而选择了过早退役。以上海队为例,池漪和孙睿都是马良行时代创造上海女足辉煌的功臣,但在年龄限制出台之后,她们逐渐失去了主力位置,只能激流勇退。对于其他球队而言,由于各年龄段真正可用之材并不多,因此多数球队更乐意启用新人。然而,年轻球员迅速成为各球队的主力之后,非但没有为国家队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反而出现了拔苗助长的恶果。有的年轻球员在打上主力、甚至入选国家队之后,开始出现自满情绪,本来技术便没砸实,又沾染了“骄娇”之气,与老球员间的实力差距非常明显。以东亚四强赛为例,年轻球员在场上的表现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不少老球员都反映,“在场上根本不是一个节奏,配不起来”。

  为了力争在全运会上拿到好成绩,许多有实力的球队还是把宝押在老队员身上。事实上,对于这种赛会制的比赛,对老队员同样具有吸引力,但在本届全运结束之后,这些球员很可能全部从中国女子足坛消失。

  上海队本次用满了中国足协规定的五老名额,这几名老将仍旧对上海队能否夺得三连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潘丽娜、白莉莉和肖燕为上海队在首场比赛中各打入一球,而这三名球员都是“五老”之一,肖燕和另一位老将高宏霞分别是1972、1973年出生的球员,还有一位老将孙崎敏更是1969年生人,应该是参加本届全运会女足比赛中年龄最大的球员。但实际上,无论是上海队还是其他队中,能力能够与之相媲美的老队员几乎没有,这也显示出这批老将在目前中国足坛的不可替代性。

  与上海队同组的广东队也是“三老”领军。不仅老国脚谢彩霞和周晓霞仍旧是球队的主力,刚刚生完孩子的赵利红本次也披挂上阵。赵利红的名字一开始并没有出现在广东队的报名名单中,广东代表团为了增强球队实力在开赛前才补报了赵利红。但是,赵利红和谢彩霞在广东队的位置已经从边前卫变成了后腰,承担了更多的组织指挥的任务。队长徐俏勤在首场与江苏队的比赛中独中两元,这位曾入选过国家队的球员也是1978年出生的。

  东道主江苏队则基本以参加世界大运会获亚军的阵容出战,年轻球员占据大半江山,而老将滕威仍旧在前锋线上冲锋陷阵。由于缺少老将坐镇,江苏女足在首场比赛中显得压力太大过于紧张,并没有显示出出众的脚法和整体作战能力。这也是年轻球员过多导致的直接后果。

  不少1977、1978年龄段的中生代球员都在考虑是否要在十运会之后退役,这其中就包括国内足坛硕果仅存的几名技术一流的优秀球员——潘丽娜、任立萍等。她们的退役势必使中国女足陷入又一个人才真空,这当然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