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商务部: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增长过快潜伏金融风险

2005年10月20日 13:04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据新华网消息,中国商务部商业地产调查组日前对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湖北、重庆等地商业地产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商业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中潜伏较大金融风险。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78亿元,增长23.8%,连续5年高于房地产投资增速。1至7月,北京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32%,上海增长77%,天津增长48%,陕西、山东、四川同比增长超过50%,湖北、海南、河南增速均超过90%。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前7月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开发贷款余额437.6亿元,增长46.3%,增速比住房开发贷款高31.4个百分点。

  商业地产调查组相关人士指出,目前中国商业地产开发投资中有50%左右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同时,个人购买商业用房贷款数量更大。据中国建设银行统计,该行个人购买商业用房贷款余额是商业用房开发贷款余额的3倍以上。

  该人士指出,目前全国个人购买商业用房贷款额约2000亿元,个人还贷主要依靠商铺租金或开发商承诺的投资回报,但从目前商业地产的经营状况看,这部分贷款潜伏的风险较大。

  据商务部市场建设司郑书伟介绍,中国一些商业地产开发商主要采用分割出售的方式进行地产开发,分割出售将带来商铺的产权多元化,并容易引发经营混乱以至经营状况的恶化,有可能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风险将最终传递到银行。

  相关人士指出,开发商之所以对开发的项目分割出售,主要是为了尽快收回资金,以偿还前期项目开发中从银行、其他企业、以及施工队那里借贷和拖欠的资金。因此,商业地产调查组人士建议,商业银行应针对商业地产项目长期性的特点,研究推出一些中长期的金融产品。据介绍,目前发达国家商业地产的融资渠道主要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还有少量的中长期贷款,而国内融资主要依赖银行短期贷款。(王宇)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