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会议闭幕 通过《北京宣言》

2005年10月20日 18:26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据中国公安部消息,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国际会议20日在北京落下帷幕。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更新后的《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行动计划》以及《东盟和中国在2006年开展打击苯丙胺类毒品犯罪联合行动的倡议》。

  自2000年在曼谷召开第一届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国际会议以来,本地区的毒品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虽然“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海洛因产量持续下降,但传统毒品的危害依然存在,与此同时,本地区制贩苯丙胺类毒品犯罪日益猖獗,缴获的苯丙胺类毒品占全球缴获量的80%,吸食人员特别是青少年急剧增加,因吸毒引发的艾滋病问题日趋严重。

  针对新的挑战,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提出,推动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应坚持广泛参与、责任共担原则,不论是毒品生产国、过境国还是消费国,都是毒品的受害国,各国应共同承担禁毒责任;应坚持综合、均衡原则,减少需求和减少供应并重,最大限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施综合治理;应坚持平等互利、务实高效原则,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建立更加便捷的联络机制,确保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机制有效运转。

  当前,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应重点在努力遏制新型毒品的泛滥,在开展联合行动打击生产、贩运苯丙胺类毒品跨国犯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在努力遏制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危害,推进可持续的替代发展、根除毒源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在阻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和健全国内监管机制和国际核查机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在采取多种戒毒康复模式,救治吸毒人员,减少毒品需求、压缩毒品消费市场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会议通过的《北京宣言》充分肯定了第一届会议以来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的成果,重申了东盟和中国的禁毒合作应继续坚持广泛参与、责任共担、综合、均衡以及平等互利、务实高效的原则,确定了本地区下一阶段的禁毒工作重点。宣言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积极行动,积极募集资金和提供技术援助,帮助本地区解决毒品问题,早日实现2015年东盟和中国无毒品的目标。

  更新后的《东盟和中国禁毒合作行动计划》分为预防教育、减少需求、缉毒执法、替代发展四个部分,包括提高公众对毒品问题的认知了解、减少因吸毒引发艾滋病等十七个子目标,明确东盟各国和中国将采取积极行动落实《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具体目标,在《行动计划》框架下,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东盟和中国在2006年开展打击苯丙胺类毒品犯罪联合行动的倡议》,各国一致同意于2006年在解决苯丙胺类毒品的生产、贩运和滥用等方面采取联合行动,以有效缓解本地区苯丙胺类毒品犯罪的严重局面。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