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称中国“可以、也应该”能够解决能源瓶颈

2005年10月27日 20:11

  中新网北京十月二十七日电(俞岚)中国工程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郗小林二十七日在此间指出,中国的能源和电力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使全国人民都享受到幸福生活所必需的能源和电力。

  郗小林是在今天开幕的“二00五中国国际能源和电力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做出如上表述的。论坛将持续两天,于二十八日结束。

  郗小林在论坛上表示,中国老百姓所享受的能源是不足的,“人均一次能源消费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日本和韩国的四分之一”。

  据了解,美国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高达四千度,日本超过二千多度,韩国也在一千度以上,而中国直到今年才刚刚超过二百度。因此,郗小林提出,中国的能源和电力发展必须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福祉,“这是我们政府的能源发展决策者、以及相关企业、科技人员和学者们的责任”。

  近年来,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GDP年均增长率都保持在百分之九点五左右。工业化引起的能源和资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电荒”。各地许多电厂项目纷纷上马,二00四年全国批准新建电厂的总装机容量达六千万千瓦。

  郗小林称,目前能源的这种快速增长是我们的资源和环境无法承受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他说,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百分之四,人口高度密集,能源和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环境容量大大小于中国,发展条件比中国恶劣的多。但日本能够解决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巨大资源和环境压力,人均消费能源是中国的五倍。因此,“我相信中国也可以,而且也应该能够做到”。

  他建议,中国在发展能源和电力时,要把满足十几亿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同时必须通过制定和有效实施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和加快技术进步,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能源和电力发展。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