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内地“会所文化”构建和谐社区

2005年11月10日 13:36

  “远亲不如近邻”曾是中国人崇尚的邻里观念,但随着国人居住条件的改观,那种“门对门,不相闻,同住小区陌路人”的现象开始增多,邻里关系渐趋淡化。为了重建“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氛围,近年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探索一种新的“会所文化”,逐渐改变了居民过往的冷漠状况。

  亲子园地、交谊舞会、摄影展示、茶道茶艺……这些居民们乐意参与的活动正是“会所文化”包涵的内容。不久前在当地虹桥新城举行的迎中秋“会所文化节”上,举办了中外居民中秋大联欢、居民花卉盆景展、编制刺绣展、少儿书画展等活动。人们感叹,平头百姓中也是藏龙卧虎;只要有适当的场合,他们也会把自家的“花”拿给大家共赏。

  在“我来秀”才艺展上,人们感受到邻里当中实在是卧虎藏龙,有居民用染色袜子为原料做成荷花、菊花、玫瑰花等盆景,逼真灵动,观者深为他们的手艺所折服;一户居民所做的手袋,用各种珠子串成,其精致实用令人爱不释手。而会所走廊上展示的一位摄影发烧友的“关注西部”摄影展,显示了作者的专业水准,令人刮目相看。

  更多的居民是率性参与,他们携小辈来走走看看,在会所鉴赏音乐、跳交谊舞、玩游戏,大家自然熟,其乐融融。

  昔日周家桥是上海的对外商埠、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但也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迁。在近七年的旧区改造后,当地崛起了一处处高档物业,人文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如今,这里的海归人士、外企白领、侨界人士占到了六成多。周家桥街道有关人士牵头构思,赋予会所新的概念,开展以文化为载体且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居民走出单元楼,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

  在小区建立的全职太太俱乐部里,全职太太们学到了治家理财的新知识;在社区举办的上海第一个新概念保姆学习班里,东家和保姆之间有了更多的沟通。另外,“知识女性俱乐部”、“英姿时装队”、“周桥家庭绿色厨房”、“绢花组、编制组”等丰富多彩的会所文化活动,让悠闲孤独的太太们有了好去处,不再寂寞。从国外回来的全职太太周女士开始对陌生环境很不习惯,想着再到国外去。自从她参加社区会所活动后,新邻居变为了老朋友,如今她安心相夫教子,其丈夫也安心国内的工作。

  周桥地区多层次、多元化的会所文化融洽了居民、物业、居委会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居民由陌生变和睦。现在当地文化团队达到一百二十六个,居民参与率在百分之六十一以上。那些吸引外籍人士的“中外家庭中秋大联欢”、海外家庭学汉字,洋人学中餐等;以及融合新上海人的“万花筒家庭亲情节”、外来人士课堂等会所活动,都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

  上海市的专家指出,“会所文化”的出现对于创建和谐社区的新形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社区会所文化和在民众中大热的“超女文化”其实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需求性、公平性、民主性和可参与性,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正是一种民主文化的体现。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文佳

 
编辑:郑蕴章】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