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台肝癌研究新突破 用鼠携带基因繁衍以获得来源

2005年11月11日 08:45

  中新网11月11日电 台肝癌病患人数早已排名恶性肿瘤第二名,而B型肝炎病毒X基因则被认为在肝脏致癌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B肝相关的肝癌细胞带有X基因。阳明大学研究团队经过3年的硏究,可让实验用小鼠带有B型肝炎病毒X基因,并成功繁衍十余代,成为肝癌研究用最佳来源。

  据“中央社”报道,根据大陆、台湾及新加坡等单位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B肝相关的肝癌细胞带有X基因。显然,B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脏后,X基因很容易嵌插到染色体上造成肝细胞病变。这些病变包括肝细胞周期不正常、细胞内讯息调控机转出错、染色体不稳定及基因突变等。

  为了研究B型肝炎病毒X基因与肝脏致癌的关系,并且在台湾建立肝癌的动物模式,阳明大学研究团队利用胚胎原核显微注射法,将B型肝炎病毒X基因嵌插入小鼠染色体上,并利用一个非常特殊的DNA植入B肝病毒X基因小鼠后,结果可有效阻止小鼠体内基因的重组,让B肝病毒X基因稳定的表现在小鼠身上,而且可以持续繁衍十余代以上。

  研究人员强调,X基因转殖小鼠过去3年的繁殖及硏究过程中,X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构、蛋白质表现、肝癌产生机率及肝脏病程发生,至少稳定的传递十代以上。但先前韩国和日本相同的硏究,却无法稳定呈现B型肝炎X病毒基因,只传递了几代就消失了。

  由于基因转殖小鼠可以提供无限量的病理系列组织及动物模式,未来可加速台湾在肝脏分子致癌机制的研究、探讨男女性别差异在B肝相关肝癌产生的影响。

 
编辑:吉翔】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