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法记者重走滇越铁路:山间铃声响 原是手机来

2005年11月16日 11:25


93岁的哈尼族李阿夏老婆婆通过移动电话向孙子报平安

  中新网昆明十一月十六日电(李一波 王林)层层叠叠的哈尼梯田以其壮美的风光闻名中外,但梯田所背依的座座高山,却使世代居住于此的哈尼人、彝族人、苗族人只能靠铃声叮当的马帮与外界相连。不久前,一项正在实施名为“兴边富民”的移动通信工程结束了这个历史,阵阵手机铃声拉近了群山深处的人们与世界的距离。

  在哈尼梯田最为集中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林树村,中年汉子朱绍华是个精明人。他靠做运输发了点小财,为了方便与客户联系,去年底他一咬牙买了一部移动电话。在县城还没什么,可一回村里,手机就成了哑巴。这让朱绍华每天处于不安之中——生意可不会自己跑上门啊。朱绍华决定找信号。连续几天的翻山越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远处的一个大山顶找到了微弱的手机信号。这以后,只要不出门,朱绍华就往山顶里跑。时间长了,无论对朱绍华还是对他的客户来说,都是一件烦心事,朱绍华要爬到山顶,而客户则需要大喊大叫。今年七月,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云南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三十万元,在这里建了一个边际站。信号覆盖了方圆八个自然村,朱绍华终于可以在家里打手机了。

  云南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振辉认为,云南山区众多,交通不便,农民要完成传统“靠天农业”向现代“信息农业”转变,要从过去的“家庭承包”着眼现在的“全球市场”,中间隔着一条巨大的“数字鸿沟”。

  林振辉说,“‘兴边富民’工程就是要为农民们构建一条与现代社会接通的‘信息大桥’,让他们享受公平的信息资源,拉近边远山区与世界的距离。”

  为此,在云南省的支持下,今年年初,移动公司决定启动“兴边富民”通信工程。公司累计投入资金三点九八亿元人民币,用近十个月时间,一下子解决了一千个行政村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范围涵盖全省十六个州市,其中重点解决了毗邻越南、缅甸、老挝等国边境线上二十五个县众多少数民族聚居村的通信问题。

  截至目前,这项“兴边富民”的移动通信工程已经覆盖到全省五百○六个原来未通电话的行政村,令绝大部分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通过移动电话与外面的世界相连。

  云南金平县瓦那村村民李阿发,一直从事草果收购生意。过去他们村的人要打电话,需要翻越三四个小时的大山到附近的乡镇。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去年,昆明市场草果收购价已上涨到每公斤七八十元人民币,他却浑然不知。草果收购商一进山,李还以往常三十多元每公斤的价格卖了一吨草果。事后,从城里务工回来的同村人处得知,自己的货足足少收入三万多元人民币。李阿发欲哭无泪,为此懊恼了好几个月。今年五月十四日,李阿发的村子通了移动电话,手机成了他最忠实的朋友,整天形影不离。

  为保障农民的手机“打得通、用得起”,早在几年前,云南移动就已经针对农村市场提供了价廉物美的信息服务。一种名为“乡音卡”的手机卡被这个省的农村手机用户广为使用。用这种卡的手机在本乡范围内播打电话,每分钟收费零点一元,接听免费。与此同时,移动公司还向云南农村推出了“移动座机”,这种无线“座机”收费标准也与“乡音卡”相同。

  林振辉表示,为使更多边远地区农村人口和城里人一样,享受信息高速带来的自由和便捷,他们还将拿出五亿元人民币,用两三年的时间新建一千个以上的基站,解决一千五百个以上行政村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问题,消除山区农民的“数字鸿沟” ,拉近这些地方与世界的距离。(完)

 
编辑:张磊】
  相关专题:中法记者联合重走滇越铁路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