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公开房价成本屡遭障碍 期待价格监督机制形成

2005年11月18日 10:57

  中新网11月18日电 公开房价成本在这一周又掀起一轮高潮。继福州市物价局7月初向社会公布房价成本清单后,近期江苏、浙江也步其后尘,但无一例外的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

  今日出版的《北京晨报》撰文指出,公开房价成本的真正诉求是期待一个有效的商品房价格监督机制的形成。

  地产业界人士的对公开房价成本的态度可想而知。“没必要”、“没作用”、“没道理”,一句句都言之凿凿,虽令人反感,但也在情理之中。国人一贯不愿意露富,偷着乐就行了,干吗要把赚了几斤几两张榜公示?

  但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你越不想说,我越想知道。当然,福州、江苏、浙江物价部门所为绝不仅仅是为满足公众的窥视欲。所谓,极力要掩盖的往往就是真相所在。目前房价水平固然是市场双方共同作用的产物,但市场中的非理性因素是否被合理的引导呢?在公共信息极度缺失极不对称的前提下,非理性因素往往会充当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福州市有关部门早些时候提供的该市23个楼盘的成本目录令人瞠目。这些资料显示,当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利润率平均约为50%,最低的超过20%,最高的超过90%。而开发商在公开场合宣称的利润率只有15%。数字上的悬殊为买方阵营的“暴利说”加上了一个有力的注脚,同时开发商在成本公开问题上的躲躲闪闪就愈发的可疑,让买房人说,就是一个字,怕。

  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是,尽管房价成本公开遭致市场卖方一致反对,但在执行中最大的障碍却来自政府。物价部门抱怨,房价成本需要多个部门联动,缺少地方政府支持,单纯靠物价局很难执行下去。而开发商作为一个利益群体,在同政府的谈判中,往往握有几张王牌,比如GDP指标、财政收入、就业指数等等。

  房价成本一般来说包括土地价格、建安成本、营销成本、政府税费四项内容,不可忽视,开发商抱怨的隐性成本的确也占有一定的份额,比如融资成本、协议拿地的土地成本等等,开发商似乎没有动力将这些信息公开化,在这种情形下,如何保证买房人的知情权呢?一个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专业性的测算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各部门信息共享,政府的强力推进更是重中之重。

  从目前的情形看,在公开房价成本这件事上,牵涉到的诸多关键节点大都积极性不高。开发商抱怨不公平的同时,也质疑公开的意义。这也的确是目前需要明确的一件事。当下的大背景,人们很容易将高房价、暴利、隐蔽的成本等诸多事项捆绑在一起,并自然衍生出公开成本以抑制高房价的推理。

  虽然,房价的形成最终还是由供需关系决定,但通过信息的进一步公开透明,人们可以期待一个有效的商品房价格监督机制的形成。这可能是市场真正地诉求所在。(张晓莉)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