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改委专家:中国“十一五”期间存“变盘”可能

2005年11月22日 10:55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刊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院研究员王小广的文章称,“中期变盘”在中国已不鲜见,“十一五”期间仍存在着“中期变盘”的可能。

  文章指出,观察过去的几个五年计划,宏观经济都曾出现过“中期变盘”问题,即到计划执行的中期,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而导致宏观政策发生根本转向。“九五”中期的1997年~1998年,因内需不足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中国宏观经济曾从紧缩转向扩张;“十五”中期的2002年~2003年,宏观经济又从扩张向适度紧缩转向。

  文章称,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从历史经验判断,明年成为“调整起步年”的可能性较大,“调整起步年”即指五年 规划的第一年经济增长保持调整格局,第二年进入加速增长期。

  但是,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把握不当或外部环境恶化,2006年也有可能成为“调整中继年”,即经济在开局之年便结束增长周期,转入新一轮调整并进入下降通道,从而出现新的“中期变盘”现象。

  文章认为,“十一五”期间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最终可能导致总供给持续大于总需求,并再次出现通货紧缩。形成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全国各地投资增长的体制性冲动过强,同时技术和资金供给充足,使总供给极易持续过快增长(投资在当期为需求,在下一期为供给,投资持续过快增长必然导致下一期生产过剩),而最终需求(主要是消费)增长相对偏慢且面临较多的中长期因素约束,如就业不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地区贫富差距拉大、人口城市化速度远远滞后于城市建设的扩张速度等,都对消费需求增长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前期,正好是“十五”中期以来高投资形成产能的集中释放期,如果任由目前的投资或“十一五”初期的投资继续过快增长,未来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就会十分突出。这样,“十一五”中期就很可能再次出现“中期变盘”。

更多瞭望周刊新闻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