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长城整容方案收获千条建议 专家吁国人热爱遗产

2005年11月29日 10:12

  中新网11月29日电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11月5日,中国长城学会与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面向全社会紧急征集万里长城“整容”方案,引起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已收到海内外热线电话300余个,电子邮件及书写信件140余封,建议近千条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透露,12月31日,他们将把上述内容汇总并送交相关专家审核,并把最终的可行性建议上报国家文物局等相关管理部门。“我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唤起全社会保护长城的意识,呼吁国人热爱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巨龙“毁容”忧人心

  凡是到过长城的游人都会看到,在一些长城墙面上,残留着不少游客的“签名”,有些城砖上的留言还是外文的。它们一般是用钝器刻划或用涂改液、油漆喷涂在墙体上的。

  “根据留言的日期判断,最早的刻写于上世纪50年代。”中国长城学会工作人员介绍,长城沿线均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毁容”,“有的地段,甚至没有留下一块无字砖。”

  长城被“毁容”的状况始终成为广大中外人士的心病。很多来八达岭长城游览的中外游人纷纷在被损坏的墙体前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文物价值大于经济价值

  延绵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等十几个省区市的长城,从公元前春秋战国开始修建,到清初大规模修筑完成,历时2000多年。这种雄伟壮丽的建筑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是中华历史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1987年,这条巨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对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仅八达岭长城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接待的游客就超过20万人次。

  据中国长城学会调查表明,目前长城遭受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根据他们抽查的100多个点的情况来看,明代万里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目前已经不到20%,明显可见遗址部分已经不到30%,墙体和遗址总量不超过2500公里。

  “这还是较为粗略保守的估计。因此,加大保护长城的力度已迫在眉睫。”董耀会说。

  近年国家文物局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长城保护的规章政策。有关专家表示:“长城的文物价值远远超过它为旅游业带来的经济价值。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宋冰)

 
编辑:张磊】
:::相 关 报 道:::
·刻字遍布伤痕累累 八达岭长城苦寻“整容”良策
·长城征集"整容"方案 "到此一游"留言令长城毁容
·专家称北京八达岭长城"刻伤"墙体可能无法修复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