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没有公民文化就没有廉政文化

2005年12月13日 09:05

  日前,中央国家机关和各省区市监察、纪、检官员以及国内知名学者参加的“高层廉政文化论坛”通过了一个公开宣言,号召“在全社会倡导和践行廉政文化建设,挤压腐败文化的生存空间”,“不仅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还要以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学习和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培育廉洁、民主、科学的公民文化”。(新华社12月11日)

  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制度,与成文的制度一样会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面对日益蔓延的腐败文化,除了要加强法治建设之外,我们还必须建设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建设固然要依靠历史积累的优秀传统,但是腐败文化本身就和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有密切关系。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但是腐败文化的包袱更重。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甚至认为:“一部二十四史充满了贪污的故事。”所以,建设廉政文化的核心,应该是培育“公民文化”。

  从政治意义上说,公民就是有资格参与公共政治的人,而公民文化的核心就是民主。西方学者将“政治文化”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参与者政治文化。公民文化就是一种忠诚的参与者文化。当公民参与成为社会常态时,就形成对高效政府工作的最好支持,也是最好的监督,从而有效地防止腐败的滋生。

  意大利学者帕特南研究发现,意大利南北地区有显著的不同。从12~16世纪,意大利北部实行共和制的城市,大众参与公共政策,城市共和国的行政领导依据一定程序由选举产生,他们承认自己的管理或统治有着合法的界限,从而形成“公民文化”;而在南方,包括等级制度、庇护附庸制度等形成的社会秩序都是垂直的,形成了“臣民文化”。由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基础,北方的经济发展明显比南方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方人均收入比南方高出80%。南方的不幸并非止于经济落后,在国家或政府缺乏效率,不能公正地执法和履行合同的条件下,腐败、黑手党就会作为现代庇护制度发挥作用。意大利的经验教训充分显示:公民文化是何等的重要。

  当一个社会的大部分公民都自觉以“公民”的身份存在,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时,培育公民文化才不是空中楼阁。我国长期封建历史形成的以“家族本位”、“等级特权”、“忽视个人权利”等为特征的依附性“子民意识”和“臣民文化”,使“公民文化”在社会现实中始终是镜中花水中月。直到现在,传统“子民意识”和“臣民文化”的阴影,在我国社会中仍然挥之不去。而这,正是腐败文化猖獗蔓延的肥沃土壤。

  只有在无形的制度与有形的制度相适应、相一致的条件下,有形的制度才能真正得到“自动的实施”。因此,要建设中国的廉政文化,核心是培养公民文化。只有培养公民文化,才能有效地推进法治秩序、伦理秩序的建立,才能有限遏制腐败文化的蔓延,法治国家也才能最终得到确立。

  (来源:中国青年报;马国川)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