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科 教|时尚|汽 车|房 产
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出 版|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北京定新规 因遭家庭暴力而犯罪的女性从宽假释

2005年12月15日 20:57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北京市新出台的《关于对监所罪犯假释工作的规定》明定,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危害社会的初犯、偶犯、老年犯、残疾犯(自伤自残者除外)未成年犯、防卫过当、因遭受家庭暴力而犯罪的女犯等罪犯,将获得从宽假释的处遇。

  据《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假释新规定中明确说:过失犯罪(交通肇事后逃逸的除外)、防卫过当犯罪的罪犯,对家庭施暴人犯罪的女性罪犯,原判刑罚执行二分之一以上,获得监狱改造积极分子或者立功以上奖励的;原判刑罚执行三分之二以上,获得可以提请减刑、假释奖励的,都可从宽假释。

  报道说,之所以在《规定》中放宽这些犯人的假释条件,目的是为了更好贯彻刑法宽严相济精神,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服刑人员改造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

  北京市监狱局刑罚执行处副处长李仲林解释说,根据刑法规定,只有1997年10月1日以后犯罪并判刑的累犯及杀人、抢劫、强奸、爆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一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释,除此之外,只要符合假释条件均可假释。

  根据有关统计,北京市监狱关押的女性杀人罪犯中,有将近一成是因为家庭暴力杀人。这些妇女因为不堪忍受丈夫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暴力,又找不到司法救济途径,不得已“以暴制暴”。依法放宽这类罪犯假释,符合监狱法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宗旨,体现了中国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周明杰)

 
编辑:余瑞冬】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