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两岸大势不可能因陈水扁“拖延”而蹉跎

2005年12月22日 16:41

  (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能拖则拖、有放有收”极可能是陈水扁未来两岸政策的基本考虑与主要表现

  12月19日,台湾“境管局”驳回中国国民党智库提出的复议案,再次拒绝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等人入台参加国共经贸论坛。对于这一结果,国民党感到遗憾与不满,并表示依然会以在台举办这项论坛为目标,继续寻求方法促成。

  民进党在此次县市长选举中遭到空前惨败之后,人们都很关注台当局的两岸政策将何去何从。各界看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却是完全对立的:其一是,迫于外界的强大压力,为了摆脱困境、搞活经济、赢得政绩,陈水扁有可能在两岸政策上出缓招,尤其是放宽对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限制;其二是,在自己声望大跌、民意基础不断萎缩的情况下,陈水扁只能更紧地拥抱“深绿”、固守最后一块地盘,而继续紧缩两岸交流甚至制造两岸紧张便成为其不得不然的选择。

  其实,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却恰好共同勾画出陈水扁进退两难的真实处境。一方面,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现实的世界:陈水扁上台五年多来,台湾在几乎所有的重要指标上都是“向下沉沦”,不仅政局动荡、社会被撕裂、陷入内耗空转,而且过去最为自傲的经济活力也被消耗殆尽,再这样走下去路只会越来越窄,结果必然是“被边缘化”。对此,台湾民众显然已忍无可忍,并在本月初的县市长选举中给陈水扁当局以当头棒喝。台湾民众到底想要什么?陈水扁不会看不出来。要想扭转这种会害死台湾,也拖垮自己的走势,他最好的选择就是从两岸政策上打开一个缺口,为台湾经济寻求生机,进而打破岛内政治僵局,化解省籍与族群矛盾,让台湾社会重现昔日的繁荣与和谐。

  只不过,民进党人虽然看到了这样的前景,但却被自己的“台独意识形态”绑住手脚,动弹不得。更为严重的是,这几年陈水扁用极度扭曲的“本土化”为口号,以一次次的激情煽动制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让少数人为之痴狂,以为“台独”指日可待。既然如此,当然就应该限制两岸交流、阻绝直接“三通”,以便早日完成“建国大业”。等到陈水扁今年年初公开称那是“自欺欺人”、他本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时,他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一手制造的“台独气球”虽然一戳就破,但却被别人视为庞然大物,成为自己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这完全是作茧自缚。而此次选举之后,陈水扁的权力大厦几已坍塌,外有气势正旺马上就要发起总攻击的马英九军团,内有一批急于出头并随时准备把他当做包袱抛开的原手下大将,他顶多玩一玩权力平衡、分化泛蓝的老把戏,以便维持局面,哪还有力气从泥潭中脱身?

  无论从陈水扁的个性、当前的处境,还是从他选后这段时间根本不知反省的表现看,他在两岸政策上都难有太大的作为,还是会延续其过去不断强调的“拖下去”的做法。因此,简单地用“紧缩”或“开放”两个词来判断台当局两岸政策的走向都失之偏颇。笔者认为,在尽量限制两岸交流的根本心态及现行基本政策总体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陈水扁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会根据形势的发展,按照对其有利的原则,在一些两岸经贸议题上有选择地作一些调整。由于陈水扁已经禁不起任何大的冲击,这样的小步挪移若效果好自然可以接着走下去,但如遇内部强烈反弹也容易收回。因此,“能拖则拖、有放有收”极可能是陈水扁未来两岸政策的基本考虑与主要表现。而从时间的角度看,他近期的内忧外患太多也太大,“一动不如一静”自然最保险,驳回陈云林入台案并不让人觉到奇怪。

  只不过,台湾民心思变,对两岸关系的看法越来越理性务实,与陈水扁“拖以待变”的考虑可能会背道而驰。两岸大势更不可能因陈水扁的“拖延”而空自蹉跎,仍会快步往前走,台当局手中的筹码却会越变越少。由此观之,台当局的“台独”战略、两岸政策的整体思维与台湾民众的现实利益、他们的意愿之间的根本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陈水扁执迷不悟、无法解套,但民进党年轻一代对此却不可不察。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孙升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更多国际先驱导报新闻
 
编辑:秦欣】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