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军队信息化进入新阶段 多种集成化兵器亮相

2005年12月23日 06:56

  中新网12月23日电 《瞭望》周刊刊载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军队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不断提高。为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总体目标“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在逐步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开始进入主动转变思想观念的“软件”建设阶段。

  文章说,今年3月,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研制的“演习评估系统”在全军推广。这个系统按照实战要求,运用“以量化结果评估战斗力”的全新设计理念,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对导调监控系统采集到的文电、定位、图像等信息进行自动化处理,形成各类数据后与每次演习存储积累形成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实现对部队演习的客观准确评估。

  时隔半年后,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作战实验中心自主研发的“陆军合同战术野战化指挥训练模拟对抗系统”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填补了中国陆军模拟对抗训练的空白,对提升部队合同战术模拟训练的质量有重大的意义。

  文章援引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副部长张世平少将介绍说,中国军队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后开始“高技术”建设,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认清所谓“高技术”的时代特征就是信息化,其核心是数字化和网络化。

  首先,军队信息化建设由单一技术、单系统技术,逐步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向综合集成方向发展。

  文章说,中俄军演中中国军队多种综合集成化兵器登台亮相,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成果。亲临中俄军演采访的《世界军事》主编陈虎介绍称,在演习中,为中国水面舰艇提供目标诸元,并为导弹实施中继制导的是首次公开曝光的运8海上警戒机。该机凭借功率强大的雷达,可以发现几百公里外的水面舰艇目标,并引导导弹实施超视距攻击。有了这样的装备,与其他兵力协同作战,便可以对大型水面目标形成致命威胁。

  其次,军队信息化建设更多体现人机结合的思想,从重视技术向重视军人思想、观念、理论的转变发展。拥有了高技术装备不等于掌握高技术装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军队的装备离不开“保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总要到部队帮助解决使用的问题,一些先进装备在设计阶段没有以人为本,实际效果打了折扣。而近几年设计开发的信息化系统,从设计之初即重视了如何适应我军,增强系统操作的友好度。(杨柳)

更多瞭望周刊新闻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