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当前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复杂

2005年12月27日 20:45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十二月二十七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作国务院关于当前能源形势及能源安全的报告。作者:毛建军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七日电(记者 齐彬)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今天在这里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今天举行第二次全会,曾培炎向会议报告当前能源形势和能源安全。他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障能源安全,包括影响能源稳定、经济、安全、清洁供应的各个方面,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能源消费强度较高。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地增加,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

  ——资源相对短缺制约了能源产业发展。中国能源资源总量不小,但人均拥有量较低。资源勘探相对滞后,影响了能源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大规模、长距离地运输煤炭,导致运力紧张、成本提高,影响了能源工业协调发展。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利于环境保护。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资源,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结构较难改变。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低,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多。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

  ——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能源供给能力的提高。中国能源技术虽然已经取得较大进步,但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的开发相对滞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一些重大能源技术装备自主设计制造水平还不高。

  ——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对中国能源供应的影响较大。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在立足国内生产保障供给的同时,扩大国际能源合作。但目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关系脆弱,石油市场波动频繁,国际油价高位振荡,各种非经济因素也影响着能源国际合作。这要求中国统筹国内开发和对外合作,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完)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