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陈昊苏:当前政治偏冷致中日民间产生互不信任感

2006年01月01日 13:53

  中新网1月1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昨天在新华网与网友交流时,谈及不久前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日本民众对中国有不信任感,他表示:“当前政治偏冷造成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一种互相不信任感。”

  陈昊苏说,中日邦交正常化到现在是三十三年。中国愿与日本世世代代友好,但日本一些领导人的做法非常令人不能理解,一定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在历史问题上经常发表各种各样刺激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言论,对中日两国在六十年后仍未能化解当年的仇恨是有很多遗憾的。

  “零五年八月份,我们和日本言论NPO也搞了调查,数字不完全一样,但确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度在下降。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度也在下降。”陈昊苏指出,既不可能认为日本人都是反对中国的,但是也不要太乐观说大多数日本人对中国都是友好的。有一些日本政治家挑动日本人民对中国不友好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任务就更加繁重。

  在他看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日本年轻一代大多数人没有参加这场战争,所以他们本身没有这个负罪感,但日本政府对年轻一代也没有真正的进行历史教育,同时掩饰他们曾经犯过的战争罪行,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清楚,讲多了反而让他们反感。

  “我记得在一九八四年,当时三千日本青年到中国访问的时候,通过参观过一些中国抗日战争遗迹,包括南京大屠杀,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负罪感。后来很多人回去,从事了日中友好的事业。”令陈昊苏感到遗憾的是,中日之间民间交流开展的还不是很顺畅,成绩还不是很大,造成两国人民的隔阂。陈昊苏认为,“以民促官,官民并蓄,甚至于民间先行。”目前民间先行的作用依然存在。(贾磊)

 
编辑:余瑞冬】
:::相 关 报 道:::
·外报:东亚经济整合尚需政治东风 中日韩应带好头
·中日关系风雨飘摇 应以亚洲大智慧前瞻未来500年
··中方在中日关系上的有关政策立场没有变化 ·答问
·在日华人期盼中日关系实现二次正常化
·中国学者盘点2005中日关系 称坚冰之下蕴藏希望
··中日就联合国问题磋商无时间表 ·非"常规化" ·答问
·2005中美中日关系:构筑内在平衡与步入对立僵局
·中日政冷已导致经凉 中国对日本贸易依存趋弱化
·研究者指中日韩三国自贸区进展缓慢影响东亚合作
·盘点2005中日关系:从小泉参拜到“中国威胁论”
·民调显对华有好感日本人减少 7成称中日关系不好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