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大熊猫研究获重大突破 发现一个新亚种(图)

2006年01月12日 09:05


图为秦岭大熊猫。赵建强 摄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大熊猫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员通过对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与秦岭大熊猫遗传分化和形态分化两方面的对比研究,发现并命名了大熊猫的一个新亚种———秦岭亚种。

  作为国家“973”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这项研究近日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鉴定,获得高度评价。同时,《美国哺乳动物学杂志》近期刊登了该研究小组的论文,这份权威的动物分类学刊物首次将中国大熊猫定名为四川指名亚种和秦岭亚种。这意味着,大熊猫秦岭亚种的发现得到了国际动物学界的公认。

  一个头圆更像猫,一个头长近似熊

  国家林业局大熊猫保护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方盛国所领导的课题组,系统地开展了大熊猫的保护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大熊猫新亚种。

  据了解,亚种是形成新物种的“前奏”,其存在也使物种的基因多样性更为丰富。专家介绍,当一个物种的某一个种群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这一种群就应该是一个亚种:具有独立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独立的进化历史;形态学差异与基因差异相一致。

  方盛国介绍,中国大熊猫分布于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交界的秦岭、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等六个山系。秦岭山系的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包括岷山、邛崃、凉山、大相岭和小相岭山系)的分布区早在12000年前就已经相互隔离,符合了第一个条件;

  在相互隔离后,由于基因交流中断,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经过约12000年的进化历史,在遗传基因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两个遗传群体。其中,秦岭大熊猫在遗传基因方面更接近原始的祖先,而四川(包括甘肃)大熊猫则具有更快的进化速度。这就使得秦岭的大熊猫符合亚种分类地位成立的第二个条件;

  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形态上已经形成了明显差异———四川亚种的头长近似熊,秦岭亚种的头圆更像猫,且具有较小头骨、较大牙齿。在皮毛颜色方面,秦岭大熊猫胸斑为暗棕色、腹毛为棕色,而四川大熊猫胸斑为黑色、腹毛为白色。也就是说,秦岭的大熊猫与其它山系的大熊猫在形态学方面已具有显著的差异,其结果与基因方面的差异相一致,满足了第三个条件。秦岭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在形态上的明显差异,使它看上去更漂亮,更憨态可掬,陕西人把秦岭大熊猫称为“国宝中的美人”。(刘毅)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