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浮世绘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院士被异化难有创造力

2006年02月09日 15:20

  院士,如今我们说到这个称号,就如同提到如来佛祖头上的光环,有它,就是真佛,是真权威,没有,即使你有再大的成绩,再强的影响力,也是假“慈悲”。“院士”,已经被异化了!

  什么是院士,在我国,指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经过两院评选出来的在某个领域有深入研究或造诣很深的科学家。按理说,他们更应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然而,当上院士以后,许多院士就已经不是院士,你可以说他是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却唯独不是科学家和专家。

  院士的异化,不仅是自己本身职业的异化,也是“权威”的异化。两院院士王选说了一句大实话,“错误地把院士看成是当前领域的学术权威,我经常说时态搞错了,没分清楚过去式、现在式和将来式。”他说,我38岁,站在研究的最前沿,却是无名小卒;58岁时,成为两院院士,但是两年前就离开了设计第一线;到现在68岁,又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已经远离学科前沿,靠虚名过日子。

  以研究马克思而著称的卢卡奇说,物化就是人的本性与其存在相冲突,人由主体变成了对象,人的活动的结果变成了某种自律的、并反过来统治人的、支配人的力量。这里的物化,就是指“异化”。“院士”,他们的科研活动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成果,然而,当他们成为院士以后,这些“成果”,无疑将反过来成为“院士”的主宰,成为统治“院士”、支配“院士”的力量。院士,一般来说,不出什么大事故,只会上,不会下。于是,当下众多的“院士”,实际上大多数只是他们“过去时”的奴仆。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劳动是全面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这种自由,指的是人类的生产摆脱了肉体的直接需要和物种繁衍的需要。著名数学家陈省生有句名言,他说,数学好玩。正是因为这种超然的治学态度,才造就陈省生的辉煌一生。因为在数学的国度,他才是主宰。然而,许多人为了当上院士,会拚命地进行“科研”,拚命地创造“论文”,他们是“科研动物”抑或“论文动物”;当他成了院士以后,又顶着院士的头衔四处走穴,贩卖并不高明的“学术观点”,这时,又成了“会议动物”。人的劳动一旦失去了自由性,也就失去了自觉性,这样的院士制度,这样的学术氛围,又怎么能聚集到更大的“创造”能量?

  (摘自:香港大公报 ;作者:彭兴庭)

 
编辑:杜燕】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