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聚焦一年一度艺考热:新蜀道比高考独木桥还难走

2006年02月10日 13:49

  中新社北京二月九日电 题:一年一度“艺考热”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春节爆竹的硝烟尚未散尽,一年一度的艺术类院校招生考试已经开始。这个曾经一度被视为“旁门”的招考,近些年却变得出奇地热门。今年,从二月初到三月底的这段时间,各地的“艺考热”将继续升温,有人说,这甚至是比过高考“独木桥”还要难走的新“蜀道”。

  在北京,影视表演的最高学府——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几天来报名人数近万人,报名处人满为患。报考的第一天,报名处就排起一百多米的长队,不少外地考生甚至一下飞机就打车赶来。

  站在中央戏剧学院门口,高挑漂亮的大眼睛女孩沈颖搓了搓已被冻得麻木的双手,从挎包里掏出十元钱,在门卫室的小窗里买了份招生简章。或许是对京城的天气预计不足,一身短裙长靴的她一路走来,已冻得鼻头通红、瑟瑟发抖。在温暖的等候区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埋头填起报名表格。

  沈颖来自四季如春的云南,在这个从小学习舞蹈的女孩看来,如果不考中戏表演系,“就没有办法向自己交待似的”。

  在影视表演专业考试的候考区里,到处晃动着美女帅哥的身影。问及报考的初衷,现场一位正在忙着酝酿情绪的“小美女”说:“从小周围的人就说我长得像明星,学舞蹈、学钢琴我妈一样也没让我落下,到这来考试,就是想当明星,想红。”

  从报名到最后的考试结束,这些揣着“明星梦”的孩子至少要在北京度过一个月的时间。而为了圆孩子一个“明星梦”,家长们也是煞费苦心。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候考区外,陪同女儿考试的郭女士展示了这样一笔账单:从女儿五岁开始,十多年来学舞蹈所花的钱大概有二十多万。

  上高中以前,上课费、服装费都是小数字,一年一万元差不多。“从高一开始,北京、上海、广州我都没少跑,到那里的院校参加辅导班,找名师辅导,几千几千地往外扔,花钱就像流水似的。现在到这来考试才是刚开头,这一趟一趟往返考场的路费、吃住费都是钱呀。就算考上了,一年也得近两万的学费。”

  按照中国现行的高考政策,专业课过关的艺术类考生虽然也必须参加文化考试,但他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与普通文理科相比普遍低二三百分之多。要考出这样的成绩,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都较为容易。这一巨大的落差,也是促使“艺考热”升温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育界和艺术界人士对此颇有忧虑,不少专家指出,艺术类招生考试为的是发掘这方面的潜在人才,现在却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被异化成了升学工具。

  不光是表演专业,艺术类院校的其他专业同样火爆。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一厢情愿地认为,走上了从艺的道路,就业绝对不成问题。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首都师范大学的一位美术老师介绍,事实上,目前艺术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并不是那么好,一些专业相对较偏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不易。

  不少老师提醒考生,报考艺术类院校一定要本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是否有这样的发展潜力,不要把艺考当作高考捷径。临时抱佛脚更是要不得,即便是侥幸考进高校,以后的专业发展还是会受到很大影响。完

 
编辑:张磊】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