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学者﹕中央树立新重农观 农民利益成为政策核心

2006年02月15日 08:24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发自北京的报道,中国高层近期不断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秘书长曾业松研究员就此指出,“重中之重”思想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已树立了一种全新的重农观,来指导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理念与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有本质区别。

  曾业松指出,中国过去几千年都处于农业社会,国家政权需要靠农业提供财政来源。因此历代君王在实行重农政策的同时,普遍推行重税政策。这种“重农”,重的是农业生产、税收和农民力量的利用。简言之,重农民之“力”,而不重农民之“利”。建国以后,中国开始工业化初期阶段建设,制定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几十年间农民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农民利益成政策核心

  曾业松分析,中国现时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高层适时提出“重中之重”思想,这标志着“三农”工作指导方针出现重大调整,三农政策发生根本改变,城乡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曾业松指出,“重中之重”思想以实现农民利益为核心,城乡统筹发展为前提,制度和体制创新为途径,是一种全新的“重农观”。这一思想,与传统农业社会及工业化初期阶段的重农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它从过去重视农业生产发展、重视农业对国家财政贡献、重视农业对工业支持,转为重视“农民、农村、农业”的全面发展、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从过去的“重物”转为“人、物并重”──既重视粮食增产和经济发展,又重视农民的收入和利益。

  曾业松指出,中央高层如此重视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从工农、城乡关系看,解决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以年均百分之九的速度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农民相对于其它阶层收入太低;农业相对于其它产业效益太低;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太落后,已然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难点和关键。

  其二,从三农关系来看,农民是农村主要居民,农业是农村重要产业,农村是农民和农业的载体。抓好新农村建设,也就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

  其三,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无论欧洲,还是日本、韩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马浩亮)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