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识别防伪标识 购买合格碘盐

2006年02月20日 09:43

  中新网2月20日电 去年以来,中国一些地方爆出了“害人盐”中毒事件,教训惨痛。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5年11月23日,甘肃省通渭县工商局的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赶到常河镇常河街王某的批零部,当场查扣了库存的550公斤“害人盐”。经盐务执法人员辨认,该“盐”实际是亚硝酸盐。经审问,已有450公斤“害人盐”流入市场。果然,今年1月2日晚上,21名装修工人误食这些亚硝酸盐,导致严重中毒,所幸经过紧急抢救,全部脱离生命危险。

  除了用亚硝酸盐等工业用盐冒充食盐外,还有一些不法商贩用芒硝加海水制成食盐牟取暴利。2005年8月,重庆市盐务局在江津市珞璜镇查获一个假盐窝点,当场缴获加工包装好的假冒食用碘盐17吨。

  “害人盐”游走于全国各地,态势猖狂。仅2005年,全国工商机关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整顿”期间,就查办各类涉盐案件10494件,没收违法盐品16477.9吨。还有一个动向特别值得注意,目前“害人盐”除了大量流向边远、贫穷地区,在北京、天津这些大城市以及沿海发达地区,也有抬头的迹象。

  专家提醒,目前国内的食盐市场实行统一管理,无论是哪种盐,都贴有盐业部门的防伪标识。消费者一定要购买合格碘盐。(凯文)

 
编辑:姚笛】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