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两会访谈:二位“毅夫”委员深夜约会共谈两岸

2006年03月13日 21:44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三日电 题:二“毅夫”委员深夜共谈两岸

          中新社记者 黄少华

  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召开期间,林毅夫又如约专程来到台盟界委员驻地竹藤大厦,和汪毅夫见面。从晚上九时开始的约两个半小时内,两人谈了很多,从一年来各自的经历和工作心得到中国的发展,以及二人共同的故乡台湾岛内社会、经济的现状和未来。

  这是林毅夫和汪毅夫在每年两会期间雷打不动的“约会”。

  全国政协有两位台胞“毅夫”委员,在各自领域有突出贡献:五十四岁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台湾宜兰人,是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得意门生,中国前现任总理的智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者;而大两岁的汪毅夫,祖籍台湾台南,是现任福建省副省长,台盟福建省主委,之前是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

  回忆与林毅夫的交往,汪毅夫对本社记者说,两人最初是通过交换著作开始来往,至今已逾十年。当时还是普通研究员的汪毅夫,寄给林毅夫的第一本著作是一九九四年出版的《台湾社会与文化》,而后者那时也刚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而经常互赠作品时,汪毅夫风趣地题:毅夫兄校正,毅夫敬奉。

  汪毅夫现在每年都发表六万字以上的学术文章,每二至三年出一本专著。汪毅夫的曾祖父汪春源,是清末台湾最后一批举人,一八九五年参与反对割让台湾的“公车上书”,定居大陆后于一九0三年中进士。最近,有台湾学者发现汪春源的七封家书,即转交与汪毅夫,而汪毅夫也将此放到他的研究里,即将在《台湾研究》上发表。

  对于与林毅夫的最初交往,汪毅夫记忆犹新,对两人首次见面却只记得是他一次来北京出差时。后来,两人都成了全国政协委员,就相约至少每年三月开政协大会时要见面聊聊。“所以我很感激,也很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

  “当然我们两人对两岸关系都很关注,包括我接待过的台商、台胞和台湾学者所谈的话题,很多都会拿出来一起讨论。还互勉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做出各自的努力。”

  汪毅夫说,台湾汉族八成以上的祖籍地在福建。福建发展势必会增强台胞的向心力。而福建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又受两岸关系影响。“福建人都希望有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让我们好好发展嘛。当然这也是给台湾发展的时间。”

  一九九九年,汪毅夫还替林毅夫找到了在福建平和的祖家。林父和林母分别于二00二年和一九九六年在台湾过世,林毅夫均不能回台奔丧,汪毅夫都专门致电表示安慰。

  二00四年两会期间,两人联袂以“关注台海局势,心系祖国统一”为题,在北大研究生“国是论坛”上演讲,林毅夫讲台湾经济,汪毅夫讲台湾文化,都获得热烈反响。据说,本来的策划中还有已升任国台办副主任的孙亚夫,来一个“三夫会北大”。不过,孙亚夫有要务在身未能共襄盛举。

  汪毅夫说,一个学者有无观点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有理论。以林毅夫的水准,他或他的学生相信将来一定能得诺贝尔经济奖。

 
编辑:余瑞冬】
:::相 关 报 道:::
·让市场调节房价 林毅夫的房产论堪称两全其美
·林毅夫:让农民富裕才保证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林毅夫:台湾人应有更大的战略眼光看大陆市场
 
专题网站:2006中国"两会"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