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教育系统围绕胡锦涛“八荣八耻”讨论实施方式

2006年03月14日 06:41

  中新网3月14日电 一名高三学生以质问的口吻问北京陈经纶中学老师王苹:“您让我们爱国,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王老师没有生气,而是结合教材中“国家职能”的相关内容,选择大量的时政资料说明国家如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知道和感受到的事实,进而得出结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国青年报消息,在教育部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13日召开的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座谈会上,包括王苹在内的很多教育工作者提出,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认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一大弊病是“空”,脱离了孩子的生活。因此,德育,特别是荣辱观教育,必须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德育的素材和契机。北京小学副校长高玉丽认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们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历史任务,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师德建设中突出荣辱观教育,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教育系统要在弘扬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前列,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万永)

 
编辑:宋方灿】
:::相 关 报 道:::
·胡锦涛提"八荣八耻"倡新风 书法家挥毫赠"两会"
·悉尼华侨华人关注国家主席胡锦涛关于荣辱观讲话
·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 媒体称寓意深刻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