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台海观澜:悠悠南音娓娓闽剧 一曲弦歌两岸吟

2006年04月05日 09:17

  中新社福州四月四日电 题:一曲弦歌两岸吟

  中新社记者 孙贤迅

  听悠悠南音,观娓娓闽剧,闽台两地音乐、戏曲界的专家学者,连日来,以传统音乐为媒,相聚海峡西岸的福州,共同研讨闽台传统音乐的历史源流、现实状况和本体结构特征,携手推动两地传统音乐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春潮拍两岸,彩虹跨西东。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曾永义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吕锤宽教授、台湾戏曲专科学校校长郑荣兴教授等十多位台湾知名音乐人,迎着和煦的春风,跨越海峡参加由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闽台传统音乐学术研讨会”。

  闽台传统音乐同根同脉、源远流长。台湾许多有代表性的音乐、戏曲大都是随着早期福建移民而传入岛内,尔后经过长时间的兼容和再创造,形成了底蕴相同又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如歌仔戏与芗剧、南管与高甲、七班子与小梨园,以及四平戏、采茶戏、木偶戏、南音等等。长期的交往交流中,台湾传统音乐不仅与福建有着紧密的薪传渊源关系,同时又影响着福建传统音乐的发展。歌仔戏三百多年前由闽南民歌小调“歌仔”随漳州移民传入台湾,成为宜兰地区的说唱艺术,后来逐步吸收了车鼓戏的阵头形式演变为“歌仔阵”,并由平地登上舞台,兼收并蓄诸多戏曲的营养发展成为成熟的歌仔戏。一九二零年歌仔戏从台湾传回闽南,成为今日漳州一带的芗剧。

  现代音乐在闽台同样体现着互补互荣的关系。近二十年来,台湾校园歌曲、流行音乐对福建乃至大陆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不少闽南语歌曲不但唱响大江南北,更唱红台湾岛,唱红东南亚。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地血同缘、书同文、语同音、情同手足。自从半个世纪的阻隔破冰之后,两岸人员交往和各项交流逐年升温,闽台关系更加密切。

  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福建省政协原主席游德馨,用“频繁热络”四字概括十多年来闽台音乐戏曲界的交流往来:一九九二年泉州民俗文化交流团访问台湾;一九九四年三月至五月,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先后在台湾本岛和金门演出四十五场,观众逾十万;一九九五年十月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在台北举办“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和系列座谈会;一九九五年十月,福建省闽剧团四十九人应邀赴台湾巡回演出;一九九七年厦门、漳州两市举办“九七歌仔戏创作研讨会”,两岸学者、艺术家进行理论研讨和联谊演出;一九九八年十月,台湾传统艺术中心在莆田鲤声剧团赴台公演基础上召开“海峡两岸莆仙戏学术座谈会”……。

  海峡两岸良性互动中,文化交流始终是增进沟通的先导和桥梁,而传统音乐无疑是最熟悉、最亲和、最恒久的共同语言。

  “一曲弦歌两岸吟,何人不起故园情”。 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如今愈加成为顺应海峡两岸民意的呼声和两岸关系的主流。曾永义、吕锤宽等台湾知名音乐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两地专家、学者的切磋交流,必将有力推动两地传统音乐的互相学习和共同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

 
编辑:秦欣】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热线:(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