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电 讯|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京报刊文:如何看待网民的“无政府主义”情绪

2006年04月10日 20:46

  中新网4月10日电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刊文介绍说,陶文昭在《探索》2005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网络时代的无政府主义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无政府主义团体运用互联网作为新的组织和传播工具;另一类则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新式无政府主义。如果说前者是无政府主义的信息化,后者则是信息化的无政府主义。

  文章说,新式的网络无政府主义秉承传统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理念,强调虚拟空间的独立性,反对来自政府或其他集团的包括法律的和技术的管制。无政府主义情绪在众多网民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而比较常见的典型是黑客和闪客。黑客是无政府主义的极端代表。当今一些黑客具有极大的网络和现实的破坏性。闪客也带有无政府主义倾向。虽然目前大多数闪客还只是制造恶作剧,但闪客也难以掌握和控制,可能酿成突发事件。

  文章认为,网络无政府主义,深深根植于互联网的技术结构之中。互联网非中心式的分布结构,是对传统集权式中央等级式组织的解构,也是滋生无政府主义的温床。互联网的一些技术和应用,如点对点技术、博客技术乃至网络论坛,在为个人提供最大限度便利与自由的同时,也激发无政府主义的潜力。互联网的普遍匿名制,以及网络活动难以追踪的特性,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相对分离,网上行为的社会后果有限等,都弱化个人网上自我约束的观念。

  文章指出,网络无政府主义存在着负面和消极影响,并且日趋严重。它们扰乱了网络生活,进而扰乱现实的生活。当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开始转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上时,现实生活中各种相关的条文与规范相应地移植到互联网上。虚拟的网络空间不再是无国界、无政府、无管理的“三无地带”。无论是民族国家,还是国际社会都在试图强化治理。作者认为,目前的治理是网络自治和法律规范相结合。既要治理网络的过度放任,也要警惕对网络的过度管制。(吴为)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热线:(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