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信息时报:可以接受的假球

2006年04月18日 07:53

  八一队终于扳回了一局,CBA总决赛的悬念因此得以延续下去。其实,看过这场比赛的人大概都知道,此前以3比0总比分领先的广东队并没有尽全力,否则,他们是完全有实力有惊无险地拿下对手的。只是这样一来,CBA总决赛只打了四场就早早结束,于广告商,于电视转播,于球迷,于球队自身,都没有什么好处。

  换言之,这场球是有些许放水嫌疑的,稍有眼力者,都心知肚明。可尽管如此,大家都没有任何异议,甚至觉得理所应当,因为它并没有伤害任何人的利益,相反,无论是对CBA的商业运营还是对搅活球市,它都是大有裨益的。

  事实上,美国人玩类似的游戏,更加游刃有余。NBA总决赛,7场比赛,多年以来都是,明明某支球队可以一举以4比0拿下来,可它愣是要铤而走险地打出个4比3之类的比分,惊险刺激,不露任何痕迹。美国观众显然也知道内情,可他们不仅没有任何抱怨,反而乐在其中,因为他们明白,体育与娱乐是密不可分的,既然是娱乐,就得有出于商业利益考虑的表演,只要不违背大的公平竞赛的精神就好。

  所以,对于所谓的问题球,人们也不是一概都不能接受的。前提是,一是手法要逼真,这是技术方面的要求;二是不能玩得太离谱,得有起码的底限,这是道德层面的要求;三得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物质方面的要求。

  按说,以中国足球运动员们的表演天赋,他们若是玩起某些娱人娱已的游戏来,应该会比篮球运动员更厉害,完全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然而,CBA赛场几乎没有爆出过任何的假球丑闻,但中超却一直给人假球与赌球十分猖獗的印象。原因何在?还是那三方面,一是某些球踢得也太假了,造假水准太差;二是本来输一个球就罢了,非得输三个、四个,简直天理难容;三是踢假球仅仅是为了极个别人的利益,却有损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难免人神共怒。

  这是以往的事情了,今年的中超,用郭德纲的句式来评价,我很欣慰,还没有发生令人无法接受的案例。虽然据媒体报道本轮有那么两场比赛是存留疑问的,但以我的观察,这多半是杯弓蛇影,假货见得太多,看见真货难免就会走眼。

  我有一个理论,假球就像盗版碟,我虽然明知道你是假的,可只要你的质量不错,我就是能接受的,不仅能接受,甚至还很欢迎。如果买回家放都不放出,那我就要骂娘了。

  我们得恭喜中超取得的进步,因为它越来越像改进版的盗版碟,虽然假,不过假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舒桂林)

 
编辑:宋方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