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美加强合作:争取双赢,惠及全球

2006年04月19日 15:09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 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这次中美首脑会议即将举行之前,布什总统在华盛顿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表示,中美关系“良好而又复杂”,他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就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以及人权、宗教和台湾等问题“进行坦率的讨论”。

  中国政府已经为缓解中美之间的经贸争执采取一系列措施。由于这些问题涉及到中美各自的经济结构与不同利益,期望通过一次首脑会晤就能获得完满解决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布胡会本身表明,中美已经有了良好、稳定的架构,中美两国首脑经常性的会晤,提供了相互沟通、坦诚交流与推进合作的机会与动力。

  对于中美关系的前景,人们既不能过于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由于理念差异、利益不同和形势变化,中美之间存在分歧矛盾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目前的中美关系事实上是在两股道上运行。一方面,双方战略对话与高层往来频繁,经贸、科技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国际战略合作范围更为深广。而另一方面,为了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态变化与冲突对抗,彼此又在明里暗里进行着军事与外交上的部署。

  美国军事战略重心东移

  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内格罗蓬特最近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便指出,“中国的影响力正不断扩张,总有一天会成为同美国平起平坐的竞争对手”。

  美国国防部四年一度的《防务评估》强调,要加强美国在太平洋海域的军事部署,把六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和美国60%的潜艇调往太平洋地区海域。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穆伦则表示,“如果不得不打仗的话,美国必须要做好准备”。

  由于西线无战事,美国的军事战略重心势必要向东亚地区转移。在外交上,美国也正在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加强活动,要想构筑从朝鲜半岛经过日本、印度直到澳洲、未来针对中国的外线包围。这种趋势及其影响后果,值得密切关注。

  苏联垮台之后,美国需要一个新的敌人。尽管中国无意成为美国的敌人,美国右翼保守势力却把日益强盛的中国当作潜在敌人。芝加哥大学的鹰派学者密尔斯海默公开主张用当年对付前苏联的手段来对付中国,《大西洋月刊》记者卡普兰则提倡在东方组织类似北约的组织来对抗中国。

  然而中国不是苏联,这种主张显然忽略了苏联与中国,以及中美关系与美苏关系的重要差别。从二次大战后结束前的雅尔塔协定开始,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和前苏联实际上是把世界划分为各自的势力范围,并加紧相互争夺,一方面进行冷战,另一方面准备可能发生的热战。虽然美苏之间的“核恐怖平衡”防止了热战的爆发,但沉重的军备竞赛负担压垮了苏联经济,导致它最后解体。

  中国无意同美国争霸

  中国没有充当超级大国的战略意图和实际需要。中国正在摆脱贫困,离富裕强盛还差得很远。中国大步走向世界但无意与美争霸。要使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转化为繁荣富强的大国,是需要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这也是人类社会最繁重的发展工程。鉴于以往帝国兴衰的历史教训,任何充当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宏图大略,最后只能落得衰败的结局。

  中国正从地区性大国走向全球性大国,但主要依靠的不是武器军备,而是经贸实力与和平外交。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全球贸易,已经成为稳定世界经济,包括发达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很多中小国家来说,在需要同中国交流合作与追随美国反对中国这两者之间,显然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当年美国可以利用东南亚条约组织、中央条约组织与美澳新条约来遏阻中国,但现在亚洲地区除了日本之外,没有第二个国家对追随美国抗衡中国有任何兴趣。中苏两国的的差别和亚洲形势的变化,正是使美国觉得中国比前苏联还难以对付的原因。

  台海爆发冲突将没有赢家

  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对华政策注入了新的因素,把遏制中国纳入决策范围。但如果我们就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一番简短回顾的话,可以发现美国对中国的国情变化与政策意图的估计,往往与实际情况脱节。

  中国的实力、耐力与潜力,是美国所难以估计的。美国决策部门不能不考虑到中美对抗的严重后果。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不久前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表示,“如果台海爆发冲突,所有人都会是输家。中国输,台湾输,我们输,整个区域都输。 ”

  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罗德曼也说,目前台湾海峡正面临类似1996年的紧张情况,万一台海危机重演,美国可能不会作出同十年前完全相同的反应。美国对华政策主管部门发出这种论调,是过去难以想象的。

  即使是美国国会,目前也出现同过去有所不同的现象。虽然怀有亲台情结与敌视中国的势力依然存在,但是美国国会思考对华政策时,经济因素已经重于政治因素,情绪化已被现实感所代替。

  中美共同利益大于矛盾

  今年早春时节,笔者在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中国论坛集会上听两位从华盛顿州与伊利诺斯州选出来的众议员作访华报告,想不到他们的调子与过去那些强烈反华的议员完全不同。他们亲身耳闻目睹之后,承认中国实在太大了,中国是遏制不了的。如果中美两国互相对抗,21世纪将不会太平,因此中美两国唯有加强交往与合作。

  从以上的事实与分析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一、虽然中美两国在相互交往时为了相互防范而进行军事部署,但准备应变主要是为了防止战争发生,而不是为了发动战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即使军备竞赛水涨船高对抗了半个世纪,最终也没有打起来。因为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如果既不能消灭敌人又不能保存自己,这个仗没法打,根本就打不起来。

  二、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矛盾分歧,应该增进了解加强合作,而不是寻求对抗进行冲突。即使矛盾分歧难以求得解决,防止冲突对抗也仍然是两国最大的共同利益。

  三、中国首先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国力还远远不如美国,既使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须付出长期的巨大努力。美国有许多方面都值得中国学习,不是学它的短处而是学它在开放性、包容性与创造性方面的长处。

  四、既然美国已经开始认识到由台海危机引发的一场中美大战谁都会成为输家,那么“台独”势力就应当醒悟,如果想依靠美国来实现“台独”,只能是自取灭亡的绝路。美国应该进一步明确表态,迫使“台独”势力悬崖勒马。

  几十年来,中美关系起伏多变,时好时坏,由于两国政府认识到维护中美关系的重要性,通过磋商达成和解,而使事态转危为安。

  只要保持目前这种势头,双方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全面合作,就有可能实现争取双赢、避免零和、惠及全球的共同目标。(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陈有为)

 
编辑:张明】
 

专题:胡锦涛出访美国及亚非四国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