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房地产业面临紧缩政策打击

2006年04月19日 15:58

  周日夜里的一场浮尘,让北京城笼罩在一片黄色的尘埃中,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压抑的气氛。就在这团沙尘还在北京上空飘荡的时候,经济世界的另一场风暴正在悄悄酝酿。

  诸多迹象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向紧缩方向偏斜,而货币和信贷的收缩,对于高企的房价和弥漫着投机性味道的房地产业则会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

  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3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26万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占到全年信贷投放总量2.5万亿元目标的一半以上,信贷政策明显过宽。同时,由于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人民币外汇占款数量一直居高不下,自去年8月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没有低于17%,3月末M2余额为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连续三个月超过18%。因而专家称,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局面愈演愈烈。

  据统计,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3.00%,比去年同期低1.20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22个百分点,比上月低0.24个百分点。有专家称,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的连续下降,印证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意愿依然强烈。从投资角度看,由房地产带动的相关产业固定投资增长率反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如何应对泛滥的流动性和商业银行强烈的贷款冲动?如何抑制相关产业的投资反弹和可能的通胀压力?这是中央政府春天里的烦恼。

  不过,从中央政府态度和经济学家判断表明,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是近期中央政府最有可能出台的宏观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是上周五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总结。而国务院也明确提出,下一步将控制货币信贷投放,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必然紧缩,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将会大幅下降。

  央行实行紧缩政策可能运用的的工具包括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等。

  目前大部分专家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比较合适,其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减少可使用的信贷资金数量。也有专家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作法短期有效,而从长期角度看,抑制投资过热的更好选择包括提高利率。

  不管使用哪一种政策工具,对于房地产业而言,紧缩的货币和信贷政策就是一场沙尘暴,其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房地产业经历宏观调控一年后,房价突然出现全面反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宽松的结果。商业银行对住房按揭和开发商资金供给的增加,促使住房需求放量,也刺激了开发商寻找土地增加投资的冲动,再加上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持续升温,从而诱发了新一轮房地产投机浪潮。

  从这点看,如果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势必从资金源头给予房地产业重创。

  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击包括两方面。

  对于开发商而言,商业银行信贷的紧缩将增加开发商的资金紧张程度,使得一部分开发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房地产业重新洗牌的局面不可避免。同时,房地产业的投资速度将会下降。

  对于消费者而言,紧缩政策可能对房价的影响具有多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开发商资金紧张,导致开发商释放存量住房,整个住房市场供应放量,从而抑制疯涨的房价;另一种可能性是房地产投资放缓,住房供给减少,致使房价中期内依然看涨。

  不过,影响房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供求,还包括心理预期,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由于此次可能出台的紧缩政策是针对宏观经济的,而抑制房价的其他调控政策很可能与货币政策相伴而行。此外,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很可能会在汇率政策上有所表示,因而,各种政策的交互影响将对房地产业和房价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

  房地产业的好日子很可能在房价疯涨的欢乐颂中似水流逝。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盛世危言。(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郜威伟】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