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就业形势将趋严峻 劳动力供给压力空前加大

2006年04月28日 12:59

  中新网4月28日电 中国国家发改委网站27日发布“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称, 一季度就业工作进展平稳,但进入二、三季度,就业形势将趋向严峻,任务也更加繁重。其突出问题主要有:

  1、劳动力供给压力空前加大。2006年,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量的峰值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达到2500多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预计今年城镇可安排就业约1100万人(包括补充自然减员)。劳动力供求缺口将达到1400多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预计今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总量矛盾进一步加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薪酬和福利预期趋于下降。中西部地区需求有小幅增长,东部地区受人口控制等因素影响,需求增长放缓。同时,初高中毕业生就业缺乏政策支持,应引起更多关注。这些矛盾将在二季度后显现出来。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艰巨。“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的预期目标,意味着“十一五”时期平均每年要转移900万人。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市场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等因素,完成全年任务的难度较大。另外,近年来迅速增加的失地失业农民,也亟需纳入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

  4、再就业工作面临新的任务。从二季度开始,国有厂办集体企业400多万下岗职工被纳入再就业工作范围,下岗失业人员上升到较大规模。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结构调整,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整顿甚至关闭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量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不容忽视。另外,贸易摩擦加剧,也对就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编辑:张明】
:::相 关 报 道:::
·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将迎三大人口高峰 就业更严峻
·中国大学生就业观调查:近半数持"骑驴找马"态度
·教育部将举办2006年大学生就业网站联合招聘会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