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业内人士指出宏调“板蓝根”治不了北京楼市高烧

2006年05月13日 16:37

    2006年4月13日,僵持一年的上海楼市3月交易量骤升;北京有关均价已超过上海27元,成为中国楼王;南部的广州,楼价以10%的增速稳步前行。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一些二线城市如武汉、重庆水涨船高,甚至很少被关注的三线城市,房价也创下新高。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5月13日电 据北京晚报报道,从去年5月11日国务院出台“国八条”到现在,整整一年的时间,房价的涨势不减。在昨天举行的宏观调控一周年焦点网11城市联动论坛上,业内人士指出,宏观调控只是一剂“板蓝根”,对今年的北京楼市起不到降温作用了。

  经过一年的宏观调控,北京的房价不但没有得到抑制,7000元以下的房子在四环以内已经很少看到了。对于持续一年的宏观调控,北京思源宏业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李国平表示,如果说去年的政策是一剂“板蓝根”,对北京房地产市场尚有预防和降温的作用,那么,到了今年一季度,各种档次的房子都出现热销,房价强劲攀升,可以说,“板蓝根”对北京这样的楼市已经起不到太多降温的作用了。

  “出发点是对的,依据和思路是错的;原则是对的,某些政策措施是错的;决心是大的,效果是很差的。”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另一个论坛上这样概括调控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维新则认为,四个管理的不到位使得宏观调控收效不大,首先是税收不到位,对于炒作、投机行为,没有运用税收的杠杆进行调节;其次是信贷政策不到位,按照相关规定,开发商贷款,自有资金必须达到30%,但现实中几乎50%以上没有按照这个标准操作;土地管理不到位,说是限制别墅、高档房,但这样的房子并没有少建;此外,还有方法不到位,在管理模式和制度设计上有理论缺陷,一味地把土地招拍挂归结为房价上涨的根本因素是缺乏依据的。(洪燕杰)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