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廖锡龙撰文介绍军队建设现代后勤的主要目标任务

2006年07月23日 05:56

  中新网7月23日电  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在《求是》上撰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军队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主要目标任务。

  文章说,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后勤建设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必须紧紧围绕履行中国军队历史使命,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推进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手段信息化、后勤管理科学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稳步推进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就是将国家、地方与军队力量统筹运用,将陆海空三军后勤保障融为一体,将战略、战役、战术后勤紧密衔接。十六大提出的“建立三军一体、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联勤保障体制”,是推进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文章说,三军一体,就是按照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要求,建立三军后勤机构联合编成、三军后勤力量整体使用、三军后勤保障统一组织的联勤体制。军民兼容,就是把军队后勤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建设之中,依托社会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军民整体保障的合力。平战结合,就是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平时建设为基础,形成顺畅的转换机制,提高后勤由平时向战时转换的能力。积极推进后勤保障体制一体化,加快转变中国军队传统的陆军主导、三军自成体系的保障体制,为保障一体化联合作战提供可靠的组织体制保证,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基础和关键任务。

  积极推进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就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充分利用和依托民用资源与社会保障资源,逐步建成骨干在军、主体在民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军队后勤与社会后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许多国家军队都把利用地方资源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作为压缩军队规模、加强质量建设、赢得战争胜利的重大举措。积极推进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打破军队与社会之间的分割与封闭,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任务。

  扎实推进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就是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基础平台、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推进后勤信息系统与后勤保障装备的一体融合,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可视,保障活动实时可控。这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核心任务。推进后勤保障手段信息化,必须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复合式发展。

  加速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后勤管理科学化,就是综合利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后勤保障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规范的管理机制、先进的管理手段、有效的监督控制。这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保证。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必须从优化决策、完善标准、加强监督三个主要环节入手。

 
编辑:邱观史】
:::相 关 报 道:::
·解放军展示后勤新装备 廖锡龙:搞一个就管用一个
·廖锡龙:中国新增国防费用首要保障养兵过日子
·廖锡龙强调确保军费投向投量向军事斗争准备倾斜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