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又闻平遥小城黄酒香 店老板轻声泄露原料"秘密"

2006年09月18日 21:16

  中新网9月18日电 题:古城新韵:又闻平遥小城黄酒香

  作者 张恩

  秋日里,每逢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展的日子,必是长升源黄酒店分外风光时。

  下午,习习的秋风在悠悠地吹着,天南海北的摄影师在平遥古城大街小巷寻找着各自的目标。此时南大街市楼下的平遥长升源老酒店显得繁忙异常。

  略显几许陈旧的临街店铺,外悬字迹苍劲的店铺牌匾,店内一排古色古香的柜台、货架、酒器,一切都在向人们诉说着长升源黄酒老店的沧桑。来这里品尝购买黄酒的人川流不息,其中许多是来自异乡他邦的海外摄影师。

  平遥长升源黄酒店是当地的一家老字号,已经走过三百多年的岁月。店里的黄酒点心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这里的黄酒曾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特别推荐产品,许多国外摄影师在古城里过足瘾,回国时还要设法带走几瓶。记者注意到,店里一张桌面玻璃板下摆放着大约几百张名片,有内地知名学者、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央视记者,还有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外友人也排列其中。

  看似寻常的黄酒,多年间一直是城乡百姓待客聚会的首选佳酿。店老板郭怀仁是长升源的六世传人。据他介绍,黄酒是用当地农家生产的糯米酿成,香味浓郁醇厚,酒性绵温平和。酒内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功效,是妇孺老少皆宜的上等饮料。

  明代崇祯年间郭氏家族在平遥城内开办一座黄酒点心店。当初取字号为“聚升源”,意为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一九00年,清朝“老佛爷”慈禧离京西逃路上,途中偶受风寒,精神萎靡,不思饮食。途经平遥时,用过郭氏“聚升源”的黄酒、点心后,周身不适全无,不禁连连称赞,还为酒店特赐一个“长”字。从此“聚升源”遂改名为“长升源”,名声至此大振。在日后岁月中,郭氏家族后人代代精心传承,酒香醇厚的黄酒一直是平遥人骄傲。

  如同平遥古城里许多店铺一般,度过悠长岁月的长升源老店依然保持昔日的自然格局,前店后坊是其独有的风格。走进后院的酒坊,发酵室的地炉内火苗正红,一排排发酵缸的原料在静静向黄酒转化,已有些淡淡悠然的清香在浮荡。

  郭怀仁告诉记者,二女儿携带着自家的黄酒应邀参加山西省名优产品交易会,会场里签定的定单在纷纷传回,看来今年冬季又要忙活一冬天。老人还兴致勃勃带众人参观藏酒窖。十多大酒缸一并排在酒窖中,浓郁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老人打趣:不胜酒力的南方游客在这里一会儿准要醉倒在地上。

  打开贮藏酿酒原料的库房,满满一屋新收购来的黍子。老人轻声“泄密”:酿制黄酒,黍子碾出的糯米是主要原料。

  扩建一座黄酒坊是郭怀仁多年的夙愿。好事多磨,新酒坊一直未能开工。老人心头多少有些着急。他又在筹划:干脆利用家里现有空地,稍加整修,继续在自家扩展酿酒作坊。前店后坊也是古城商铺的特色,海外游客还可以顺便在这里参观到中国传统的酿酒工艺。看来长升源继续在古城里打天下也不顺理成章。

  成品库里的工人在忙着包装黄酒,郭怀仁的儿子告诉记者: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来了许多外国朋友,黄酒的销量顿增。过些日子又是国庆黄金周,来平遥的人们更多,黄酒得多备些才是。

  郭怀仁称,中国的酒属特殊的传统文化行列,年代久远者滋味会更悠长。近年间,在中国国内各地随处可见长升源老店黄酒的身影。更有一些国外摄影师已经把平遥古城的黄酒传往世界的四面八方。(完)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