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十一感受老上海温情 原汁原味海派风貌迷醉游客

2006年10月02日 01:45

  中新社上海十月一日电 题:“十一”感受老上海温情

          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

  乘坐老式有轨电车在石库门样式的小店内购物,或置身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风土人情的白描画作之中……弥漫在“十一”申城街头巷尾的老上海温情,不但让长期生活于此的沪人感怀良多,原汁原味的海派风貌迷醉了不少中外游客。

  都说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历史,历史亦即一种记忆。那么旧上海如何?旧上海的平民又如何?今日,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的题为“三百六十行看老上海风情、三百六十度观新上海美景”的画展率先将众人的视线带回到当年的岁月。

  中国著名国画家、连环画界泰斗贺友直老先生将近年所作的九十幅反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风土人情的白描国画作品悉数奉上,同时,现场还辅之以石库门、卖报童、黄包车、老唱片、卖花女等诸多老上海微缩场景,逼真地模拟重现老上海风貌。在近百幅图文并茂的白描作品面前,“老上海”们被深深感动了,而无数“新上海”们也坦言从中认识了老上海的众生相,体味到了一种特有的魅力。

  这边画展红火地展出,那边的“中华第一商业街”南京路周边,完整再现的老上海风情同样演绎得热闹诱人。

  踏上铺有颇具老上海特色的青砖,映入眼帘的两辆仿真有轨电车仿佛旧时上海最好的代言。两辆外形完全“拷贝”过去南京东路上开行的有轨电车,宽度达到三米,长度分别为十六米与十三米。随着电车开动,沿街叫卖冷饮小吃、兜售报纸的商贩,让乘坐在电车上的一干游客真切地体验了一把当时上海人的寻常生活。

  同样的精彩还出现在上海西南隅的龙华古镇上,千年龙华古塔金秋首次向公众开放,自然引起游客的趋之若鹜。由于限制了每日登塔的人数,清晨,为求上塔祈福的游客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睹古塔风采。

  有幸登塔者自是满心欢喜,未能如愿的也不乏乐趣。每日交替上演的民间绝技绝活,老电影经典歌曲、传世绝唱,同样也让游客满意而归。尤其是其间未曾间断的上海说唱、昆、越、沪剧选段,更是让半个多世纪没有听到的上海老歌老曲在古镇久久回荡。完


 
编辑:邱观史】
  相关专题:2006年“十一”黄金周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