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回良玉:根治黄河水患的决心不能动摇 坚持四措施

2006年11月07日 15:21

     2006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安徽省省委书记、省大大常委会主任郭金龙,安徽省省长王金山等陪同下视察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姜唐湖进洪闸。 中新社发 晓远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1月7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强调,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治理黄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根治黄河水患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黄河治理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黄河治理的各项工作不能松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60周年。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此作出重要指示。11月3日,纪念人民治理黄河60年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回良玉出席纪念大会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黄河治理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与黄河治理的自身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最终目标与黄河治理的阶段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治理黄河的新途径,不断开创治理黄河的新局面。

  回良玉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沿黄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人民治理黄河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黄河60年伏秋大汛岁岁安澜,促进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但必须看到,治理黄河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和艰巨。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长期以来存在的洪水威胁、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等尚未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下游“二级悬河”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污染突出等新问题。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治理黄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根治黄河水患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黄河治理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黄河治理的各项工作不能松懈。

  回良玉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治理好、开发好、保护好黄河,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黄河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各项治理措施。

  一是坚持科学治理黄河。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入探索治理规律,增强各项决策和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治理黄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

  二是坚持统筹治理黄河。统筹治理黄河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统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统筹流域、区域以及城乡的水利发展,统筹防汛与抗旱工作,努力实现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污染不超标的治理目标。

  三是坚持依法治理黄河。要把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规范各方面的涉水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依法查处侵占河道、污染水资源、破坏水环境等各类违法水事案件。

  四是坚持团结治理黄河。树立黄河治理一盘棋的思想,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专项治理服从综合规划。黄河水利委员会要切实担负起全流域统一指挥调度、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职责,流域各省区和各有关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推动人民治理黄河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