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博客变"公家田" 政府博客:个人表达还是官样文章

2006年06月28日 07:21

  博客就像是“包产到户”

  今年4月,新浪网的名人博客频道出现一个新面孔——“中国第一公安博客”(以下简称“公安一博”)。打开 h ttp ://b lo g .sin a.co m .cn /m /g o n g an ,据称,模板的底色是警徽蓝,麦穗环绕的警徽寓意警民同心,太行山代表河北,华表象征中华民族,背景音乐则是《人民警察之歌》。

  新浪网调查称,这是中国第一家政府机关博客,其创办者是河北省公安厅。“中国第一公安博客”的称呼,源于网友的提议,之后得到公安部宣传局的认可。

  两个月后,该博客的点击量达到100万,曾经跃居新浪博客排行榜的第18位,人气盖过伊能静、林心如等娱乐明星的博客。

  无独有偶,当月,德国总理默克尔成为第一个开通视频博客的政府首脑。在两分半钟的开幕致词中,她谈到了与德国足球队主教练克林斯曼和球员们见面的情况,并大力称赞球员们高涨的比赛热情。

  对此,有媒体评论说:“物理学家出身的默克尔再次选择了用行动来证明她对新技术的开放态度和一切为德国改革所用的决心。”

  河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史贵中对外界表示,开办公安一博,“需要诚意、勇气和胸怀”,因为毕竟“网络不好掌握,很怕出乱子”。

  点击量过百万的那天,恰好是管理员郝超22岁的生日,可是他并没有想像中的兴奋。随着公安一博受关注程度的增加,他承受的压力也日益增大。“不能像以前,想登什么就登什么了”。日前,有网友批评该博客“公私不太分”。

  其实,公安一博的前身就是新闻干事郝超的私人博客。去年国庆节,他在新浪网注册了自己的博客,仿照明星徐静蕾的“老徐”,命名为“老郝”。当时,博客日益火爆,“今天你博了吗?”成为网友聊天的问候语。

  “老郝”和普通的个人博客没有太多的不同。记录的是主人日常生活:身着黑色毛衣的写真照片、电视剧《红楼梦》的资料、有关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思考等等。

  还有就是公安厅的新闻稿件。这是出于与媒体沟通的工作需要。因为记者有时候需要电子版的资料,“放在‘老郝’上,自己看,很方便。”河北省公安厅新闻中心副主任苏正军解释。

  为了让网友“更多更好地了解警察”,河北省公安厅决定“大胆”地用一把新技术。很快,“老郝”被“充公”,正式成为新闻中心的“工作博客”。

  “公有化”之后,新闻中心有关领导决定对这个博客加大规范力度,从栏目设置到工作流程。栏目设置分为警察故事、警方提示、警察魅力榜等十大类,将按照顺序固定推出。同时组建一个策划团队,从选题、协调到素材的搜集和整理及至发表,必须严格把关和审批。

  对于这一做法,郝超心存疑虑:“不知道是好是坏。没有了随意性,博客还会好看吗?”

  在有“博客引入的旗手”之称的方兴东看来,博客最大的特点是个人主体性,他惯用的比方是“包产到户”。“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博客。人是什么,博客就是什么。”

  然而对公安一博而言,发表什么文章,可不是郝超个人说了算。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上级领导指示他发表了一篇《河北省厅缉毒总队直接指挥保定斩断一条贩毒通道》的稿子。本来,他准备发些有关缉毒照片的。但是领导没有批,他不能擅自行动。

  记者问:“这样层层审批会影响新闻的时效性吗?”他有些犹豫:“你问问史主任吧!”

  史贵中的回答很肯定:“不会。我们是新闻中心,知道时效性的重要性。”

  [1]  [2]  [3]  [下一页]

 
编辑:邱观史】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