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追思灾难时受到的援助 唐山地震遗孤邢台感恩记

2006年07月04日 08:41

    7月1日,河北唐山地震孤儿亲情回访团来到邢台,近60名唐山地震孤儿与当年的老师、阿姨举行集体会面,圆了25年的梦。7月2日临行前,回访团一行在公园种下“感恩树”。 中新社发 黄涛一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石家庄七月三日电 题:唐山地震遗孤邢台感恩记

  中新社记者 陈国林 白云水

  “我们是代表七百万唐山人民和故去的亲人来看望你们!”当唐山地震孤儿杜明燕见到当年邢台育红院的保育员董玉荣阿姨时,相别几十年的“母子”紧紧相拥,喜极而泣。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经受最严重灾难的两座城市,邢台和唐山今年均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在民众追思亲人的同时,正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追思灾难发生时受到的援助、寻找天灾降临时遇到的恩人。在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一股感恩潮悄然兴起。

  三十年前的七月,发生在唐山的大地震导致四千二百零四个孩子成为孤儿,杜明燕即是其中一位。两天前包括杜在内的五十八名唐山地震遗孤,一起赴邢台感恩。目前他们年龄最大的四十五岁,最小三十岁。这些遗孤将一面写有“恩重如山”的锦旗赠送给邢台市官方,向当年邢台育红院每位老师赠送了每人成家后“全家福”照片的心形纪念册,向邢台福利院的孩子们赠送了六台彩电,并在那里种下了三株“感恩树”。事隔多年,看到董玉荣阿姨还精心保存着自己两岁时的照片,杜明燕忍不住泪流满面,与这位有养育之恩的“母亲”紧紧拥抱在一起。

  邢台市育红院是当年唐山大地震后,刚刚遭受地震灾难的邢台,为接纳唐山地震孤儿而建立的应急幼儿园。当时有保育员、老师八十五人,在先后接收的二百四十七名唐山地震孤儿中,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仅二个月。一九八一年底,政府妥善安置了这些孤儿,邢台育红院也宣告撤销。

  此间,邢台市政府官员向五十八名唐山地震孤儿颁发了“荣誉市民”证书。唐山地震孤儿代表李佩霞说,唐山地震孤儿现在都在努力工作,与善良慈爱的邢台人民结缘,他们是幸福的,“不论时间过去多久,我们都将铭记邢台人民的深情厚谊”。

  据悉,发生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的河北唐山的里氏七点八级地震,导致二十四万两千余人丧生,十六万四千余人重伤,是二十世纪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完)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