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铁军”终揭开神秘面纱 扬威中俄联合军演

2006年07月10日 07:47

     “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中俄实兵演练强制隔离作战中,中方坦克群向纵深挺进攻击目标。 中新社发 王丽南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七月九日电 题:扬威中俄联合军演的中国“铁军”揭秘

     作者 孟斌 张乡林 陶社兰

  “和平使命--二00五”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早已硝烟散去,而在这次联演中大显身手的中国部队也揭开了神秘面纱。其中参加琅琊台抢滩登陆演习的是素有“铁军”之称的济南军区某师。而“红一连”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一连的历史,可追溯到红军时期。一九二七年九月,毛泽东在江西三湾对红军进行改编,亲自在一连发展了六名中共新党员,并建立了全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开创了中国军队“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为最终夺取政权打下了基础。他后来总结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并不溃败,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至今,从这里走出了近六十位将军。

  战争年代,一连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一连同样毫不含糊,勇立新功。记者来到驻扎在豫西的一连访问,与官兵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到这真是一支钢铁部队。

  连长李堂林一九九九年从石家庄装甲兵指挥学院毕业后来到一连,历任排长、副连长,当连长也有三年了。他说,在红一连的这七年,是他一生的宝贵财富。无论是自身的理论修养,还是在提高打赢能力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近年来,一连参加了“军交--二000”、“新装备形成战斗力试点”、“铁拳--二00四”涉外演习等层次规模比较高的演习活动,六次被集团军以上表彰为演习先进单位,而中俄联合军演,更是让连队以出色的表现,在国际上显示了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

  李堂林说,参加中俄联合军演,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练兵机会。但困难同样不少。比如装甲车的装舰和下舰,很多战士连大海都没见过,更别说在海上演练了。于是,他召集连队骨干开会研究,集中大家的智慧,最后摸索出一百二十六字的装舰口诀,装舰时间由最初的一个半小时缩短到十五分钟。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还推广到了其他连队。演习结束后,连队被评为优秀单位。

  演习结束后,当一班长曹声文在琅琊台的驻训点得到通知,让他和团长叶勇到潍北靶场受奖时,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天,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向他颁发了战斗友谊奖章,他是连里唯一的受奖者。

  其实,了解曹声文当兵八年的经历,就知道他得奖是当之无愧的。从在一连当兵的那一天起,他就告诉自己,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即使是“兵”,也要争第一。他是用“心”在当兵,喜欢动脑筋,也注重向别人学习。拿中俄联合军演来说,当时他们和俄军隔着一条沟在训练,他观察俄军的战斗队形,感到他们的战术观念很强。他便借鉴这一点,有意识地培养战士的战斗意识。正式演习那天,虽然下着雨,而且他们在冲锋时还要经过俄罗斯的航弹区和炸点区,危险系数高,但他还是第一个带领全排战士冲上高地,结果比俄军提前一分钟到达预定目标。

  从这次演习中,曹声文体会到,俄军打过实战,而中国军队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在最近的训练中,他提出快速机动快速消灭目标的训练方法,模拟实战进行练兵,得到上级的肯定。

  红一连是一支非常过得硬的连队,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每年都有两个以上战法训法成果。人人想打赢,谋打赢,每年都有二十多人被团以上单位评为训练标兵。装甲技师耿玉涛摸索出海上驾驶、海上通信和射击的基本要领,为下步的海上实练实战科目训练提供了经验;班长钟伟潜心琢磨兵器知识,连队所有的武器他闭着眼睛都能够卸下再装上,被战士们称为“兵器通”。(完)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