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通讯:加拿大教师与“淞沪英魂”穿越时空的对话

2006年07月14日 21:30

  中新社上海七月十四日电 题: 加拿大教师与“淞沪英魂”穿越时空的对话

  中新社记者 陈静

  七月的上海刚刚走过梅雨,似火骄阳下,一群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不同学校的历史教师来到淞沪抗战纪念馆,轻轻地走近那已经远去的历史,时光交错中,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似乎也经历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战斗,与不朽的“淞沪英魂”相遇……

  加拿大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会长王裕佳率领的加拿大教育界代表团最近开始对上海、南京、北京、哈尔滨进行访问,以了解二次大战中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和日本军国主义所犯罪行。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之行是他们在上海的重要活动之一。

  宝山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两次淞沪抗战,就发生在这里。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是一个全面反映淞沪抗战和上海人民十四年抗战史实的专题纪念馆。

  加拿大史维会会长王裕佳告诉记者,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西方人大多一无所知,加上日本右翼势力的歪曲,更掩盖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战争期间反人类、反人道的暴行。此番史维会组织加拿大中学历史教师来中国访问,目的就是让世界人民都了解这段历史。他特别指出,让西方人来了解这段历史,并不是为了挑起新的仇恨。如果不弄清历史,历史将会重演。

  走进纪念馆是一片绿草如茵的大草坪,这是当年“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的战场遗址。高鼻子、蓝眼睛的历史老师们一进来就被庄严的气氛所感染。他们一边细听解说,一边认真的观看展览。每一幅图片,每一件珍贵的遗物,都让他们注目;每一个抗战故事,每一个英雄人物,都让他们动容。教师们似乎想把一切都映在大脑里,那样子真像执着的小学生。

  中学教师Mathew是从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中开始了解抗日战争的。这次来中国,行程一开始,他就大有收获,用他的话说就是“一切都是新的”。懂得不少中文的Mathew说了解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世界和平。这位加拿大青年衷心希望中国和日本之间能够拥有永恒的和平。

  高中教师Carrol的父亲是二战军人,因此,她对二战有着特殊的兴趣,常常翻阅相关资料。于是,她成为西方人中极少数对抗日战争有着一定认识的人之一。当记者问及此次观感,她很真诚地说,参观了纪念馆,她仿佛亲身感受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英雄的故事令她感动,英雄的面孔已经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Carrol说,她回去要把在这里看到的一切告诉学生们。

  加拿大史维会是加拿大侨界的非盈利组织,其宗旨是透过教育和学术交流,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二战时日本在亚洲灭绝人性的侵略历史真相。据悉,在史维会的推动下,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部门已将这段历史列为当地中学生十到十二班的历史科课程。加拿大也成为亚洲以外第一个正式把二战亚洲史列入必修课目的西方国家。

 
编辑:李淑国】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