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专访前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我是个标准的中国人

2006年07月19日 16:44

    历时十天的“情系中原——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七月十一日晚在河南省郑州市落下帷幕,百余位参加该活动的香港、澳门、台湾及内地文化界人士出席闭幕式并进行联欢,前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秘书长焦仁和现场演唱京剧后获夫人献花。 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七月十日,百余位参加“情系中原——两岸文化联谊行”的香港、澳门、台湾及内地的文化界人士来到儒、释、道汇聚的河南嵩山,参观著名道教胜地中岳庙,图为“海峡交流基金会”前秘书长焦仁和携夫人参观中岳庙。 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九日电 题: 我是个标准的中国人

  ——专访前台湾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

                 中新社记者 曾嘉

  “我是标准的中国人,虽然在国外住过几年、读过几年书,但还是喜欢中国的诗、词、古文,中国的艺术文化,比如京戏。”

  前台湾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先生日前参加“情系中原——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参访了黄帝故里、河南博物院、殷墟遗址、龙门石窟等人文景点。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焦仁和说最令他惊讶的不是中原悠久的历史,倒是河南的经济建设让他印象深刻。

  “想象中,这里比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但是这次跑了河南三分之一的地方,看到这里的建设都是非常有远见的,比如河南公路网络的建设。每个风景的维护、整理和管理,也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焦仁和首先对中原的经济建设和管理表达敬佩之意。

  他告诉记者,从小对中国历史、地理的爱好让他与这片土地神交已久。“如果真的按我的志愿,应该去读历史系。”

  焦仁和说,从小读书,父亲、母亲就告诉他要“左图右史”,之后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不论是读《史记》或读《三国演义》,都要把地图摆在旁边,对照看。所以不仅是对中原,包括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等等,在脑子里是很具体的。

  这次旅途中,焦先生从一些地方走过,脑子里就冒出京戏的剧名,“比如到了孟津让我想到《钓金龟》,中牟又让我想起《捉放曹》。看到这些地名和名词,就回想起过去受到的教育,那些历史故事开始在脑子里回旋。”

  他表示,当然百闻不如一见,大陆很多地方都希望去,黄山、张家界是下一个目标,西安和东北也是他向往的地方。自信对中国文化有深厚感情,焦仁和说,在文化的认同上,他甚至比一些大陆的中国人更中国人。

  谈到两岸交流,焦仁和说这是他的老本行。他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两岸之间一定会越走越近,两岸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是没办法否定的。“两岸从过去那么尖锐对立、你死我活,到现在相互交流这么频繁,很不容易,但是可以做得更好。”

  焦仁和认为,两岸的交流应该从多建立民众的感情,增加了解,降低敌意。不要因为政治而影响经贸以及民众感情交流,那样就会因噎废食。

  目前他担任台湾信和国际法律事务所所长,并任中国文化大学法研所教授,“我们与福建的法学界成立海峡法学论坛,主要是针对大陆方面即将出台的法律,每年八月开一次会,进行讨论。”

  因为担任过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接触过大陆很多人,他表示现在虽然是在野之身,但两岸交流沟通是过去的工作,也是他今后一辈子希望从事的工作。

  同时他也表示,他做事的哲学是“随缘报国,量力助人”,如果有需要,愿意为两岸做一些事情,并会尽其所能,但不会去努力争取这样的机会。

  问及是否还会从政,焦仁和笑说,今后大概不会。“我现在刻意不去参加政治活动,不要再把自己的前途命运,系于某一个人或政党的起落上。希望在下半生,自己去创业,规划生涯。”(完)

 
编辑:秦欣】
:::相 关 报 道:::
·中新记者专访焦仁和:汪老所提“一中”是大智慧
·焦仁和:辜振甫去世前仍关心两岸关系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