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张艺谋"印象"产业红火中存忧思 还将"系列"下去?

2006年07月24日 03:44

    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铁三角”联合导演的大型实景剧《印象·丽江》雪山篇于23日在丽江正式对外公演。《印象·丽江》是张艺谋继《印象·刘三姐》之后推出的又一出大型实景剧,分上篇“雪山印象”和下篇“古城印象”两部分,主创人员全由《印象·刘三姐》的原班人马组成。图为纳西族东巴经师(纳西族人中智者,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人)领衔出演的最后一场“祈愿”。 中新社发 王林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丽江七月二十三日电 (记者 应妮)即使聪明如张艺谋者,他也绝对没有想到——他的“印象”系列竟然会成为一个品牌,而且现在是大堆大堆的投资人拿着大把大把的票子,求着他去哪哪儿给再导个“印象某某”。

  张艺谋曾多次说过,当他的团队一起创作《印象·刘三姐》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会有现在的火爆。“当时团队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实现每一个创意,保证艺术品质”,《印象·刘三姐》以清丽的漓江为舞台、峻峭的山峰为背景,经典山歌、漓江渔火和民族风情不着痕迹地溶入山水中,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这样一个从未有过的创意之后,一炮而红。

  自公演以来,演出收入已经过亿;而由这台演出形成的“印象经济”,则为阳朔的经济增长点贡献了两位数。晚间的演出留住了匆匆游客的脚步,由此派生的吃、住、行、购等一系列需求,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催生出新的旅游景点“东街”——这一原本幽静的山道因大量游客的出入和停留,成为当地政府开发的重点。《印象·刘三姐》如此的成功,事后被中国文化部评为第一批“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如果‘印象·刘三姐’还算是一种歪打正着,那么‘丽江’和‘西湖’就是很明确的面向市场的产业化运作”,张艺谋曾经直言不讳。

  丽江做《印象·丽江》的初衷仅仅是为了纾缓在玉龙雪山排队等候索道的游客。“在旅游旺季,有的游客甚至需要等候四个小时才能轮得上”,当地人介绍。为了将观看演出的游客从上山的游客中分离出来,缓解雪山的压力,最早的时候,当地只是想在游客集散中心做一个小型的互动演出,但是看到《印象·刘三姐》一台演出带来如此可观的效益,丽江政府和投资者的想法遂一拍即合,请来张艺谋的团队,预算也从最开始的一点二亿元增加到现在的二点五亿元。

  而之所以要点亮“印象·西湖”,只因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其夜游市场经营了二十多年却不见繁荣。“天堂之夜”的冷清,长久以来是杭州旅游发展的软肋。而“印象·西湖”将弥补这一缺憾。它南起赵公堤,北至岳湖楼,西至曲院风荷包括西湖会所,东至苏堤,在整个岳湖水域中构建一个菱形的升降式舞台,在岳湖楼南边将建设可容纳二千人的升降式可收缩观众坐席,既不破坏白天的旅游景点,演出时又能为观众提供阶梯形看台。

  按照张艺谋和团队的想法,他们的“印象”还将“系列”下去,但给他们泼善意冷水的也大有人在。

  云南大学副校长曹和平指,从艺术形式上“印象”是成熟而精巧的,但是从产业发展上则仍显幼稚和原粗。“缺乏延伸产品,只是一个单一观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印象’的产业化发展。”他认为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旅游产业还处在相当低级的阶段,因此在这一环境中的旅游文化产业,也缺乏建立一个产业文化群的魄力;这不仅是“印象”产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的旅游产业面临的困境。(完)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