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频频受挫 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头号目标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国制造频频受挫 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头号目标

2010年07月22日 08:45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恢复本国经济发展之际,我国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中国制造频频遭遇国外反倾销反补贴(以下简称“双反”)的调查和裁定,而这一次,不单单是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国不断设置贸易壁垒,更包括了来自新兴市场的全面夹击,当对华“双反”成为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杀手锏时,中国制造如何从容应对?

  防不胜防 “中国制造”频频受挫

  欧盟方面近日表示,由于对我国自行车及零件征收反倾销税于7月14日到期,欧盟将对相关产品进口关税政策重新评估,可能将惩罚性关税延长至2016年。目前,欧盟对我国自行车及零件征收48.5%的反倾销税。截至7月中旬,欧盟对相关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已达17年,如此长的期限在欧盟反倾销史上十分罕见。

  而6月30日,我国接到来自欧盟的“一反一保”调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我国数据卡(即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同时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

  业内专家同样用“极其罕见”来形容这次贸易救济案,更有专家称此案“创下中欧贸易史上四个第一的纪录”:一是涉案金额第一大;二是第一次同时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三是第一次由一家企业单独提出申诉;四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首次剑指我国高科技产品。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8月到2010年6月,近32年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案件共157起,其中反倾销案152起,反补贴案1起,保障措施3起,特保1起。而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38起,其中欧盟对于我国发起了7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反倾销5起,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各1起。

  商务部网站显示,就7月19日这一天,各国对我国产品的各类裁定、调查就高达5起。各种贸易救济措施案件也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高科技产品,而且金额也突破了40亿美元的大关。

  “数量多、频率高、影响大、花样多,”业内专家用十二字为近来频繁的贸易摩擦做了定性判断。

  “遭受贸易救济的企业,要么进行产品转型,以高技术制胜,要么出口转内销,很多实力不够强的企业只有被淘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在贸易争夺战中被“清洗出局”是许多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有些涉及较广企业的调查更会导致国内失业率的增加。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