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如何从强国到富民:发展以国民幸福为归依(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日本如何从强国到富民:发展以国民幸福为归依(2)

2010年08月06日 09: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现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表示,这一时期的日本经济状况,与当下中国的情形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企业普遍实行低成本制造和扩大出口,带来的经济增长呈现粗放状态,这种状况随着人口就业程度接近饱和,企业经营将无法持续。

  日本经济学界也意识到“压缩需求,发展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得尽快启动民间消费。

  当时担任大藏大臣的池田勇人,经常和一帮经济学家在东京的一家酒吧聚会,就日本未来经济增长的问题辩论。其中以中山伊知郎、下村治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应大幅提升国民收入,刺激内需,这样日本的经济在未来十年才能够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

  中山伊知郎在1959年1月3日在《读卖新闻》提出了“工资翻番论”,认为“收入翻番还可作为政策目标,福利国家应该是日本未来的面貌”。

  金柏松认为,这有意无意当中纠正了战前那种引入歧途的“强国论”定位,确立了“福利国家”的未来图景,将日本发展经济引入正确航向,实现了一次划时代转变。

  1960年,池田勇人当选执政的民党总裁后,他立即采纳了中山伊知郎等学者的建议,宣布启动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并将这一计划提升到法律层次,改造日本的宏伟计划自此拉开大幕。

  池田勇人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主要目标是,通过十年时间,迅速地把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倍,从而谋求实现完全就业,大幅度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缩小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相互之间以及收入阶层之间存在的生活上和收入上的差距,以期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得到均衡发展。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

  在倍增计划实施的这段日子里,新井一二三家在东京新宿区神田川边开办的印刷厂,原本只是一个人的小作坊,没几年工夫就雇请了很多员工。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