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乏力标准落后 中国乳业为何如此脆弱? (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监管乏力标准落后 中国乳业为何如此脆弱? (4)

2010年09月14日 13:1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述报道还指出,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也曾透露,奶粉中含激素并非个案,对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业潜规则。

  催乳激素在养殖过程中是否被泛滥使用?对此,记者进行了多方求证。

  奶牛场主:随便用药会“打坏”牛

  “场里每年都要淘汰20%产奶量低的奶牛。”昨天,王俏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讳言有些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王俏憨是山西宏达奶牛养殖场的场长。

  对于产奶量低的奶牛,是否会使用到催奶针来催奶呢?

  “用那个干嘛?这两年,奶价都在1.1元/斤到1.2元/斤之间,提高产奶量也不一定有好处。”王俏憨笑着说,“淘汰的牛,都拉去卖肉了。牛奶不涨价,但是牛肉这两年从10元/斤涨到了14到15元/斤。卖肉的收入就可以补充大部分成本啦。”山西国营宏发奶牛养殖场场长王补银印证了王俏憨的说法:“冬季奶价高点,全年拉平也不会超过1.3元/斤。”

  王俏憨的奶牛场有1000头牛,在当地只属于中等规模,主要向内蒙古的蒙牛集团供奶。在他看来,使用催奶针丝毫没有“利益驱动”,但凡一些内行的奶牛场都不会用这个东西了,而且“在兽医那里早就知道,随便用这种药,会把牛‘打坏’的。”

  催乳药销售商:用大剂量会降低产奶量

  西乡长江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在网上售卖这种药品的公司之一,该公司从2007年开始销售这种药品,且销量不错。

  当记者与其办公室一位不愿具名人员求证催乳针是否会导致激素超标时,他反复表示:“我们要求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但有些人老觉得加大剂量一定可以增加产奶量。这是错误的,反而会导致奶牛烦躁不安,会降低产奶量!”

  专家:使用催奶针者越来越少

  西北科技大学李长安对如今备受质疑的“不孕奶牛催奶针”再熟悉不过了。他所在的大学1980年就已研究出这种药品,在1994年11期《黑龙江畜牧兽医》的一篇《奶牛不孕催奶针在基层的应用》的文章中称,应用西北农大研制的催奶针效果甚好。

  李长安告诉记者,现在用这种药品越来越少了,因为这个严格说是一种诱导泌乳剂,是专门治疗奶牛不孕症的一种药物,帮助奶牛恢复生殖系统,从而实现配种,达到产奶的目的。“现在配种技术越来越先进了,奶牛无法配种的情况越来越少,这种催乳针就用得越来越少了。”

  “不孕奶牛催奶针”是否可以给产奶低的奶牛注射,以帮助提高产奶量呢?“不存在这种情况。作为药品必须是等到牛干奶(也就是牛不产奶)40到50天后才会使用,如果给正常配种的牛使用了,牛反而就不出奶了。”西北科技大学李长安如是说。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使用催乳剂来催乳,在正常情况下比例是不高的,只有对少量产奶有问题的奶牛才使用。

  催乳针轻易可得可能成为隐患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奶牛养殖过程中,使用催乳针的情况并不泛滥,然而催乳针轻易可得,而且销量不错,这就从另一侧面说明有部分养殖户确实在使用它。这些养殖户能否正确、科学使用激素催乳针?

  售卖催乳针剂的西乡长江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告诉记者,“若过量使用,会导致各种副作用,激素超标也是有可能的。”

  李长安坦承,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其中苯甲酸雌二醇作为环境雌激素是否会残留在牛奶中,影响到饮用者,确实曾被质疑过。据了解,在国家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奶源在激素残留量、激素使用等监控方面,还存在缺失。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国家最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中,也没有关于雌激素的检测项目。

  有专家提出,有必要督促国内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乳业检测标准,对奶源、奶粉中所含激素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关标准。 (记者欧志葵见习记者钟啸实习生廖丰)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