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翡翠成投资新贵 天价“大红袍”售十万一斤(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茶酒翡翠成投资新贵 天价“大红袍”售十万一斤(4)

2010年10月09日 09:14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3年起,产自云南的普洱茶价格开始一路走高,短短几年时间里,价格疯涨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而普洱茶价格一路飙升的幕后推手,则是金融资本的介入。经销商在资本的操控下,通过向普洱茶的生产厂家交纳押金,来取得市场上对某种产品的垄断地位,而这种押金的数目也大得惊人。

  广东省文化学会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黄建璋:(厂家)跟商家有一个包销的协议,(押金)据听说是从一百万到两三百万,甚至翻到去年给他们的押金,据听说达到一千万。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操作流程:以市场上一件30公斤出厂价为4800元的普洱茶为例,一级经销商用重金取得经销权以后,在市场上只放出20%的量,造成这种产品紧缺的气氛,然后又以高价进行回收,以抬高其价格,然后再将其全部抛出,经过二级三级经销商不断的重复炒作,最后将价格抬到了23000元,而这时在23000元高位上接手的许多散户,则被牢牢的套住。

  当普洱茶的泡沫越吹越大的时候,破灭的危险也越来越近。2007年下半年起,普洱茶价格掉头下挫,到2008年下半年,普洱茶毛茶从每吨六万多元,猛跌至每吨一万多元。半数以上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停产,众多茶叶经销商退出经营。而普洱茶价格暴跌之后,最大的受害群体就是云南省的数十万茶农。

  王贵卿:原来的茶青高的时候卖到几十块钱一斤,现在茶青几毛钱一斤,比草都便宜,所以现在茶农现在更惨现在,这个事情是这样。所以这个事情对我这个刺激也是非常大的。

  种种迹象表明,前两年的普洱茶炒作现象,似乎正在大红袍市场重新上演。

  为了防止大红袍重蹈普洱茶崩盘的覆辙,2010年5月起,厦门市茶叶协会先后通过福建、广东等地的十余家媒体发出呼吁,提醒茶商要理性经营、消费者要理性购买。与此同时,面对产区收购价疯涨的状况,厦茶、御上茗等一批大型茶企坚持平价抛售库存大红袍,确保终端市场的价格稳定。

  王剑平 :我们认为这种(炒作)应该是一个短期的现象,不可能长期的。

  王贵卿:大红袍的价格基本稳定在这个水平,然后根据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大红袍工艺的改革,逐步提升它的价格,使消费者能够接受。有这个价格,货真价实,然后逐步可持续发展。

  今年异常红火的大红袍市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隐患?从今年的节目中,我们可以发现端倪。几年前,普洱茶暴涨暴跌直至崩盘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狂炒并不能给一个产业带来真正的繁荣。尽管热钱可以控制上游的茶园,可以控制生产企业,甚至能掌控销售链条,制造旺销的假象,但我们不能忘了,茶叶终究是要拿来喝的,它就是一种大众饮料而已。只要消费者回归理性,爆炒之后的价格回归是逃不掉的宿命。业内人士告诉我们,国内的茶叶消费量正常情况下每年也就是增长15%至20%,而茶叶价格增长每年也不会超过8%。如果投资者真正了解这些信息,真正尊重市场的价值规律,就不会掉进炒作的陷阱,成为替炒家接棒的冤大头。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