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加息是控制通胀稳定经济的重要一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评论:加息是控制通胀稳定经济的重要一步

2010年10月25日 09:5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0.25个百分点。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时隔3年后再度加息,中国央行终于迈出了坚定的调息步伐。外媒报道和市场反应普遍认为“出乎意料”,说明出台时机把握得当,值得为之击掌。

  蓄之既久,其发必速。央行的加息在我看来顺理成章,并不出乎意料。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已达3.6%,在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下,第四季度的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其带来了通胀预期提高的风险。央行的此次加息显示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从危机应对开始回归常态。同时,央行动用货币政策主打工具调整利率也有利于营造经济调结构的大环境,有利于解决我国自身的经济不平衡,特别是可以抑制流动性泛滥,助力房地产信贷的调整。或者说是,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平稳调控阶段,为即将展开的“十二五”结构调整攻坚战做个铺垫。考虑到今年以来三次调整存款准备率的措施,过去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控基调已经逐步有所微调和有所转换,但已有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仍会延续一段时期。

  应该注意到,本次加息既不是只调整存款不调整贷款利率的非对称加息,也没有对活期存款利率进行调整,而是除基准利率外,对非基准利率的不对称调整,即一年期以上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变动幅度并不相同,存款利率上调的幅度远大于贷款利率。一年以上的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均为0.2个百分点,而存款利率则是按照年限增加而增加,其中,五年期的存款利率上调了0.6个百分点。这有利于适当压缩银行利差,增加企业和居民存款利息收入,鼓励长期的定期存款。这些既展现了央行货币政策更加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也增强了对货币资金流动的引导性。

  至于“升息会引起‘热钱’的流入”,我认为这是个不值得过分担忧的问题。很显然,在央行没有调整利率的那些日子里,“热钱”也从未停止过流入流出,因为“热钱”从根本上是追逐中国的稳定经济增长和资产溢价,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的影响微弱,依靠更好的宏观资本流动管理和加强微观单位内部的风险控制是可以防范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有也必要锻炼增强自身应对短期资本进出的能力,这是中国融入国际市场的改革方向所决定的。若继续因顾及“热钱”流动而保持利率架构扭曲,则必然损害宏观调控的效力,增大国民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压力。

  此次中国央行勇敢地提升基准利率,当然会有促使人民币些微升值的效应,这恰恰回应了外部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炒作:我们并不害怕升值,但需要的是能够促进结构调整的逐步、稳步升值,而不是迎合他人口味的所谓“大幅度”升值。而在二十国财长会议召开之前逆市调息,也是一次压力缓释,未雨绸缪,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央行的宽广胸怀和战略眼光。

  外媒有观点质疑,中国央行加息就是在全球应对危机的关键时期实行了“退出”政策。但我认为,进入后危机时代,各国的复苏进程迥异,危机爆发时的紧急刺激政策的进退完全应由各国依据国情做出。显然,各国货币政策的进退并不是一刀切的,美国最早谈及政策退出,现在却讳言退出,大谈复苏脆弱,寻求加大刺激力度;日本政府不久前也宣布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见形势所迫,政治所需,简单拿退出与否的标签来说事已无济于事。中国央行的加息措施主要还是根据中国国内形势作出的决策,而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将是对全球经济平衡增长的重大贡献。相反,如果任凭中国市场继续孕育资产泡沫,则必将损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世界经济渐进的稳定和复苏。

  景学成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